1.兵车也。《诗经·鲁颂·閟宫》:「公车千乘,朱英绿滕,二矛重弓。」笺:「兵车之法,左人持弓,右人持矛。」
2.官车也。《周礼·春官·巾车》:「巾车掌公车之政令。」注:「公,犹官也。」
3.官署名。主受章奏者,亦上书者所能诣也。《汉书·成帝纪》:「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诣公车,朕将览焉。」;《汉书·平帝纪》:「秋举武勇有节,明兵法郡一人,诣公车。」;《汉书·朱买臣传》:「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待诏公车粮用乏。」;《汉书·隽不疑传》:「公车闻。」注:「师古曰:『公车,主受章奏者。』。」;《汉书·谷永传》:「举永待诏公车。」;《汉书·佞幸石显传》:「猛自杀于公车。」;《汉书·东方朔传》:「令待诏公车。」注:「师古曰:『公车令属卫尉,上书者所诣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举贤良方正各一人,遣诣公车。」注:「公车,门名。公车所在,因以名焉。」;《后汉书·丁鸿传》:「赐御衣及绶,廪食公车。」注:「公车,署名。公车所在,因以名,诸侍诏者,皆居以待命,故令给食焉。」;《后汉书·黄琼传》:「俱公车徵琼至纶氏。」;《后汉书·黄琼传》:「于是有诏公车徵错等。」;《汉官仪》:「公车掌殿司马门,天下上事及徵召皆总领之。」唐、韩愈〈施先生墓铭〉:「公车是召。」
4.复姓。《邓名世·姓氏辩证》:「泰桓公子鍼,字伯车,后世别为公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