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解释如下:↓
目录 |
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县。中国近代诗人、散文作家。
1916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八中学,同年与武锺谦结婚。他就读北京大学时,是新潮社的创社成员,参与五四运动,也曾参加平民教育演讲团。1920年毕业,其后任教于中学学校,期间在七所学校任教过。1925年,即27岁时,在朋友介绍下,进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教书。1929年11月26日,妻子武氏病逝。1931年在伦敦修读英语文学和语言学,次年回国,不久后与陈竹隐结婚。1948年8月12日因病过世。
朱自清以散文闻名,其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他运用白话文来描写景致最具能吸引人。
散文:〈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你我〉语文论述:《新诗杂话》、《经典常谈》、《诗言辨志研究》、《标准和尺度》、《语文零拾》、《论雅俗共赏》、《书评与议文》其他:《雪朝》、《毁灭》(长诗)
李素伯说散文集《背影》给人以「芳香的迷醉」,郁达夫则评朱自清:「他的散文,能够贮满一种诗意。」而李广田评价:「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但还是有一些作家指出了朱自清作品的不足,如叶圣陶说《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等文「都有点做作,太过于注重修辞,不怎么自然」,这几篇散文「论文字,平稳清楚,找不出一点差池,可是总觉得缺少一个灵魂,一种口语里所包含的生气」。
请参考数位教学资源入口网(ISP):【教育Wiki】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