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的解释、拼音
字典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笔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文献
拼音
wén xiàn
怎么读
【文献】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本指典籍和熟知文化掌故的贤人。《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宋.朱熹.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后专指具历史价值的典籍资料。
来源:辞典修订版
【文献】 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如下:↓
本指典籍和熟知文化掌故的贤人。后专指具历史价值的典籍资料。
【造句】图书馆珍藏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文献。
来源:辞典简编版
【文献】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文献一辞最早见于[论语],但是后人的理解及用法则有不同。[论语.八佾篇]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宋朱熹[论语集注]说:「文,典籍也;献,贤也。」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更申论说:集注「文谓典册,献谓秉礼之贤士大夫。」则文献二字,是分指典籍与贤才。 在朱熹之后,马端临作[文献通考],对文献的定义予以扩大,其自叙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谓文献分指各种典籍、史乘及贤人的见闻和议论,与朱说似无太大差异;但若查核[文献通考]的内容,则包括:田赋考、钱币考、户口考、职役考、征榷考、市籴考、士贡考、国用考、选举考、学校考、职官考、郊社考、宗庙考、王礼考、乐考、兵考、刑考、经籍考、帝系考、封建考、象纬考、物异考、舆地考、四裔考等,显然在马氏的观念中,文献还包括历代的礼仪、制度等方面;而由于[文献通考]一书的影响,历来学者大都采取类似看法。 近代以来,由于出版事业的发达,各种仪节、制度、议论、掌故等,多已见诸文字图表,成为书籍;而载有图、文的文物资料也大量出土,再加上科技的发展,遂产生了各种声像和机读文献,使得资料呈现的方式与种类,与古代大不相同。故自今日而言,文献应泛指一切资料的载体;换言之,凡藉语文或图像形式,经过雕刻、陶铸、绘写、印刷、拍摄、录储,以保存或流传的各类书籍、图录、报刊、文件、档案,以及各种音影碟带等,通称文献。若据形式及性质来分,文献可分为文物资料(如陶文、甲骨文、金文、石刻、简书、泉布、封泥、玺印文、砖文、镜铭等)、图书资料(如书籍、手稿、图绘、拓片、报刊、档案、信札、日记等)与声像及机读资料(如录音带、录影带、微卷、微片、幻灯片及电脑磁片、光碟等)3大类。其中第2类习称为图书文献,一般所谓的文献,大都指此而言;如果专指与传统文、史哲学有关的部分,可称为古典文献;如果强调与中国有关的部分,则统称为中语文献。
--作者:黄沛荣
来源:辞书
相关词语
侯叔献
上献
来献
任文献
分献
人献
芹献
文定
文东武西
文锦覆阱
文质彬彬
文殊师利
热门词语
廑怎么读
无谎不成媒的意思是什么
玺怎么读
畒有哪些组词
堃的多音字怎么读
热风反义词是什么
凉快近义词是什么
脱兔如何造句
乞的笔画
词海
回页面顶部
下载
成语
典故
诗歌
词组
故事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