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的解释、拼音
字典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笔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学堂
拼音
xué táng
怎么读
【学堂】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古代学生受教育的场所,相当于现今的学校。《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罗家把女儿寄在学堂中读书。」《儒林外史.第一回》:「他母亲做些针指,供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术数用语。命相家用来指面部近耳门的地方。《新唐书.卷二零四.方技传.袁天纲传》:「学堂莹夷,眉过目,故文章振天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学堂】 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如下:↓
古代学生受教育的场所,相当于现今的学校。
【造句】王冕幼时丧父,全靠母亲做些针线,才能供他到村里的学堂读书。
来源:辞典简编版
【学堂】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学堂是清末民初时学校的总称。我国自清同治以后始设现代化学校;由于当时与外国的交涉日广,多需翻译人材,同治元年(1862),京师首设同文馆,唯当时只称「某某馆」,未称学堂。至同治五年,左宗棠任闽浙总督时,在马尾设立造船厂,厂内附设学习外文、造船、航海等知识的场所,分前、后堂,依不同类别授课,通称之为随厂学堂,是为学堂名称之始。光绪八年(1882),李鸿章奏设天津水师学堂,十一年,又奏设天津武备学堂,学堂之名,大为流行。
光绪二十一年(1895),津海关道盛宣怀在天津设立头、二等学堂,各修业四年,在课程上始初具规模。两年后,盛宣怀又于上海设立南洋公学,内分师范院、外院、中院、上院,「外、中、上」即含有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之意。
甲午年(1894)因对日战争败绩,丧权辱国,朝野改革教育之呼声日高。清德宗乃诏设京师大学堂,并谕在各省设高等学、中学、小学。其时科举制度尚未废除,民间对于学堂之是否能造就人材,并以之为进身之阶,颇存观望。光绪三十一年(1905),袁世凯与张之洞会奏停科举、兴学堂,内称「科举一日不停,士人有徼幸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情词恳切,于是诏自明年丙午(光绪三十二年,1906)起,停办科举;科举既停,学堂制度乃得专注推行。民国元年(1912),国体更张,学堂之名改为学校;但民间仍惯称学堂甚或洋学堂,以示其有别于传统之旧制。
--作者:程禄基
来源:辞书
相关词语
俟堂
值堂
偕隐堂
健修堂
伟堂
偃月堂
仪宋堂
伦堂
保素堂
保堂
修本堂
则堂
热门词语
上开的意思是什么
邀约是什么意思
栾怎么读
匣组词
亸的多音字组词
缄口不言反义词
灾区近义词
生凑造句
毘的笔画
词海
回页面顶部
下载
成语
典故
诗歌
词组
故事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