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言】的解释、拼音
字典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笔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得意忘言
拼音
dé yì wàng yán
怎么读
【得意忘言】 成语典故解释
解释如下:↓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不拘泥于字句言辞,既得其意,则忘其言。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后指彼此有默契,心照不宣。文明小史˙第二回:府县心里还当他们话到投机,得意忘言。
来源:成语词典
【得意忘言】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不拘泥于字句言辞,既得其意,则忘其言。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后指彼此有默契,心照不宣。《文明小史.第二回》:「府县心里还当他们话到投机,得意忘言。」
来源:辞典修订版
【得意忘言】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得意忘言」的意思是说,语言文字的功能在传达意义,表述实象,一旦能把握意义实象,便可忘却语言文字,不受拘限;语见〔庄子.外物篇〕,其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意思是说目的性的事物在价值上超过工具性的事物,就好像鱼笱的功用在于捕鱼,一捕到了鱼,便可忘却鱼笱;兔网的功用在于捕兔,一捕到了兔子,便可忘却兔网。同理语言的功用在于捕捉意义,一捕捉到了意义,便可忘却语言。这里「筌」是竹制的捕鱼器,「蹄」是捕兔的网。
得意忘言是庄子语言哲学的核心思想;根据庄子学说,语言文字是表达意义的工具,不过「意之所随,不可言传」(参见「轮扁 轮」),即是说真理实象抽象普遍,难以言宣。然而俗人往往执着语言的功能,借用语言建立学说,彼此非难,互相攻讦。事实上「大道不称」、「大辩不言」,言说功能有限,此是被非的争议,只是自以为是的一偏之见,不足以取。道不可言,庄子这近乎「不可知论,的立场,使他在表述自身思想时陷于两难。既然认为道是不可言传,为何又透过内外篇十余万言絮絮不绝呢?〔庄子〕书中于是提出「寓言」、「重言」、「巵言」三种体例,希望读者以之为工具媒介,一得到真意实象,应立即忘失这些语言形式,不要执着。所谓「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亲父不为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也就是说〔庄子〕书以寓言形式为主,占十分之九,是假托别人的话来表达自己的立场。所谓父亲不为自己的儿子作媒,是说自己父亲的称誉不如旁人的称誉有效果。其次「重言十七,所以己言也,是为耆艾。」也就是说重言形式占〔庄子〕书十分之七(因重言往往也是寓言),借着古人长者的言论,假托权威,以重己意。最后「巵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穷年。」也就是如酒器(巵)任意倾倒而出的议论。言为巵言,意在齐物,巵言在申论自然实象齐一无别的道理(参见「齐物论」、「天倪」),借之可以畅所欲言,排遣时光。
这里须注意得意忘言的「忘」,不是单纯的丧失记忆或遗忘,而是指排除个人的成心执见;在〔达生篇〕有段巧妙的比喻说:「忘足,履之适他;忘腰,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也就是说,当鞋子合乎脚的大小,穿着舒适的时候,会往往忘了脚的存在;腰带松紧合宜,穿着舒适的时候,也会忘了腰的存在;同理当心灵体悟大道,怡然自适时,知心就会忘却是非的存在;当人们能善于应物处世时,就能保持自身内在本质不变,不随波逐流,盲从外物。能应变万端,悠游舒适的人,终会忘失适应本身,无入而不自得。得意忘言也是如此;当言词适当地表达真意实象之后,言词也就好像不存在了(言词有如脚,意义有如鞋,意义既适,言词可忘)。
总结以上所说,俗人多言好辩,固无可足取,即使庄子本人使用的寓言、重言、巵言,也当根据得意忘言的原理,不可固着。语言本身只是工具,不是目的。如果把语言当作是实象真理自身,则难免「标月指」之讥。而惠施、公孙龙子等名家者流,「然不然,可不可」,玩弄文字游戏,更是泥于小道,一曲之士而已。
--作者:俞懿娴
来源:辞书
相关词语
乞言
俚言
俗言
倍言
倒言
侯嬴重一言
便言
倡言
佯言
例言
伦敦宣言
假言
热门词语
耳满鼻满是什么意思
公事人怎么读
夯怎么读
慈组词
瞧的多音字组词
废品反义词
一笔抹煞近义词
国格造句
判的笔顺
词海
回页面顶部
下载
成语
典故
诗歌
词组
故事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