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数】的解释、拼音
字典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笔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称数
拼音
chēng shù
怎么读
【称数】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称(ㄔㄣˋ)数」指相称合宜的道理和数术;语见〔苟子·富国篇]「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故天子袾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量地而立国,计利而畜民,度人力而授事,使民必胜事,事必出利,利足以生民,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揜,必时蔻余,谓之称数。」荀子描写明主本诸王道,以礼义法度治天下时,人人各因其才德,得其禄位。长幼尊卑,贵贱亲疏,皆各有其相称的礼节,称其身分地位,如天子朝服以朱色为质,诸侯以玄色为质,均戴高冕,大夫则戴低冕,士人则戴皮帽。居官位者必有相称的品德,俸禄的给发必有相称的官位。士人以上的贵族必受礼乐的节制,庶人百姓则受律法制裁。测量土地大小以立国,计算地力以养民,衡量人民的能力分派劳役,要使人民能胜任劳役,使劳役产生的利益足以福利人民,使人民日常用度衣食收支相抵,年年积蓄有余,就是相称合宜的道理。
根据荀子学说,依照礼法使适当的人得到适当的职位,使其才能有所用,可说是治道的根本,而这即是「称数」的道理,荀子也称之为「礼法之大分」(分,及本也),如〔王霸篇〕中说:「论德使能而官施之者,圣王之道也,儒之所谨守也。传曰: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共己而已!出若入若,天下莫不平均,莫不治辨(辨即治也),是百王之所同也,而礼法之大分也。」也就是说圣王儒者根据才德能力任命官守,使士农工商、百工技艺各得其所,各守其分。内外一致,言行如一,如此天下均平大治,天子只需恭己无为。这就是所有王者共循之道,也是礼法的根本。
「称数」与「礼法大分」中所言尚贤使能的道理,是荀子礼治思想的衍生发挥。「礼」原是规范个人行为举止的法则,进而成为规范人群秩序和分工合作的准绳,则「尚贤使能」或「论德使能」,为治道礼法的根本,是荀子一贯「德治」或「功绩政治」(meritocracy)的主张。(参见「王道、「治辨之极」)
--作者:俞懿娴
来源:辞书
相关词语
互素数
件数
尽数
系数
倍数
劈因数
倚数
倒数
促数
个数
假分数
假数
热门词语
下江的读音
寡鹄孤鸾的读音
奀怎么读
岊能组什么词
倲的多音字有哪些组词
白米反义词
循情枉法近义词
告知怎么造句
漫的笔画
词海
回页面顶部
下载
成语
典故
诗歌
词组
故事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