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维新】的解释、拼音
字典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笔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百日维新
拼音
bǎi rì wéi xīn
怎么读
【百日维新】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清末自甲午战败后,中国朝野有志之士便提倡维新变法,其领导人物康有为以着书立论,发行中外公报主张变法,也曾数次上书德宗,要求改革。其学生梁启超则于上海主编时务报,鼓吹变法图强。至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德宗下诏变法,以康有为、谭嗣同等人推行新政。但以慈禧太后为主的守旧派反对变法,于是发动政变,德宗被幽禁,康、梁逃亡日本。因历时仅一百零三天,故称为「百日维新」。又因是年为戊戌年,故称为「戊戌变法」。
来源:辞典修订版
【百日维新】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百日维新」亦称戊戌变法,发生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其时梁启超与其师康有为推动维新运动,协助康有为在京发起成立「保国会」,提出保国、保教、保种、保民四大号召,并说动清德宗于四月二十三日毅然下诏定国是。接着四月二十八日,在颐和园召见康有为,擢用新党(康党),开始推行新政,至五月十五日,梁启超首度蒙清德宗召见,赏给六品官衔,办理译书局事务,一时新政雷厉风行。
八月七日,旧党发动政变,软禁德宗,捕杀新党;自光绪二十四年清德宗颁布定国是的诏书日起,至八月初七政变发生止,前后共计一百零三天,史称「百日维新」。政变前一日,康有为已出京,搭船南下,途中得英国协助,由上海港外换搭英轮,迳赴香港,再经日人宫崎寅藏伴同,由港赴日。梁启超则在政变发生后,得日本驻华代理公使林权助的安排,易服逃离北京,旋由天津乘「大岛号」日舰,东渡日本。而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六人被杀,是为戊戌六君子。其他直接或间接有助新政或参与新政者,甚至与犯者有关联之亲属亦获罪;见谕捉拿者计三十八人。「此外,保国会会员百余人,各省大小学会之会员,不计其数;各省报馆主笔人以百数,皆奉伪诏逮捕;……其内地有志之士,则惟束手待命,任贪官酷吏,择肥而噬,缇骑遍地,海内沸腾,风云扰攘,天地变色,无一省不受荼毒,自古党人之祸,未有如此其惨也。」可见株连之广。
同年十月,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清议报〕,明目张胆,攻击清廷,态度十分激烈;与当时革命党人相比,更有过之。光绪二十五年(1899)二月,康有为在日本政府示意下,离开日本,前往加拿大,不久在加拿大创设保皇会,以保护清德宗为号召。康离日后,梁启超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朝夕往还,商谈合作,至同年秋天,双方达成协议,准备合并;事为康有为知悉,极端震怒,痛责梁启超,命梁氏克日离日,前往檀香山主持保皇会事务。梁启超当时并无背离康有为的魄力与决心,只有俯首遵行,与革命党合并之事,也因而功败垂成,未如预期实现。
--作者:程运
来源:辞书
相关词语
百步穿杨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克新
剧秦美新
作新
伪新
余日新
百马伐骥
百读不厌
百锻千练
百年树人
百川归海
热门词语
老头怎么读
吴乔的拼音
簋怎么读
祷能组什么词
寛的多音字有哪些组词
荒谬反义词是什么
料中近义词
强壮造句
佸字怎么写
词海
回页面顶部
下载
成语
典故
诗歌
词组
故事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