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来源:成语词典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解释如下:↓
目录 |
比喻一个人在某方面的学识或技术,进步非常神速,完全不是从前的样子,所以别人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吕蒙》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因进步神速,使人另眼相看。多用在别人有好的改变时。刮目,指拭目也。另外,这也是成语「吴下阿蒙」的出处,泛指人的学识尚浅。
三国时代吴国将军吕蒙,从小贫穷无依,除了苦练武功外,从没有读过书。有天孙权对吕蒙和蒋钦两位将军说:「你们两位是当朝执政的人,应该读点书增加学问才好。」原本吕蒙说:「我在军队里常觉得事务太多,恐怕没有读书的机会。」孙权说:「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异,不如学也。』,汉光武在作战时还手不释卷,你们为何不能勉励自己呢?」,于是开始奋发苦读。起初鲁肃见了他,觉得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后来,鲁肃再遇见他时,看见他和从前完全不同,是那样威武,踉他谈起军事问题来,显得很有知识,使鲁肃觉得很惊异。便笑着对他开玩笑说:「现在,你的学识这么好,既英勇,又有如谋,再也不是吴下的阿蒙了。」吕蒙答道:「与读书人分别三天后,就应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他了。(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另眼相看
一视同仁、不屑一顾
这个人以前并不怎么样,可是最近看来,他进步非常的神速,真是应了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这句话的意思。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