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裱褙】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 用纸、布或丝织品为衬底,将书画等黏糊起来,以便于收藏或展示。以书画向外,称为「裱」,做衬底的托背,称为「褙」。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三.铺席》:「朝天门里大石版朱家裱褙铺。」《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只听得桥下裱褙铺里一个人叫道:『我儿出来见郡王!』」也作「背褾」、「表背」、「裱背」、「裱背」、「褾背」。
来源:辞典修订版
【裱褙】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 「裱褙」是为欣赏或保存、收藏画作之便,为书画做修护的技术与艺术。
裱褙也称作装裱、装池、装潢、装治、装背、装禠。裱,或作「表」,褙,即是背,在是裱褙书画时,必定糊两层,有画的一面向外称为裱,以素纸托于画的背面为褙,所以此种技术称作裱褙。又因在书画的边缘镶饰绫锦,使书画本身如同被绫锦所圈围的水池,所以又称作装池或装潢(潢即是水池之意)。裱褙技术的好坏、绫绢的色彩、材料的选择、形式的搭配,都直接影响作品表达的效果。好的裱褙不但能为作品修补损伤,且能增添艺术效果;若技术不佳,非但不能烘托作品精神,更可能损害作品。故装裱技术也成为书画家相当重视的一个作品完成的过程。历代也曾出现不少装裱专着,如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有「论装背褾轴」一篇,明代周嘉胄的〔装潢志〕及清代周二学的 〔赏延素心录〕。
依据〔历代名画记〕,晋代之前的装裱技术尚不佳,至五代宋时,范晔始能装裱。北宋以来,随着画院的建立及皇室对书画收藏的关注,装裱技术日益臻进,北宋时代已出现装裱较佳之手卷、立轴。
裱褙的形式可分为册页、手卷、立轴三种。册页是一个或多个对幅裱成一个摺子或一本书册;手卷多半是将横幅长画首尾加上杆、轴,适合摊在桌面上,两手一面卷一面欣赏;立轴则是将直幅的画上下加上轴,适合挂在墙上观赏。由于元、明以来,文人喜于画幅上题跋,装裱时必须加入许多附属部分,而使册页、手卷、立轴的裱褙形式有了更复杂的变化。
--作者:周淑卿
来源:辞书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