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深恶痛绝」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受业于孔子孙子子思的门人,治儒术之道,提倡王道、仁义、轻功利以及性善之说,后世尊称为「亚圣」。〈尽心章句下〉里有一段孟子引录孔子的话说:「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德之贼也。」原文意思是说:「有人经过我家门前,但不进来屋里坐坐,而我不会感到遗憾的,只有对乡愿的人才会如此吧!因为乡愿是德之贼!」「乡愿」这种人是「刺之无所刺,非之无所非」的人,也就是最没有道德标准的人。所以孔子最厌恶这种人。南宋理学家朱熹对于这段话的注释是:「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他认为孔子对乡愿过门不入并不觉遗憾,反以能不见、不接近他们感到庆幸,可见他对这种人是多么厌恶。后来「深恶痛绝」演变为成语,用来指厌恶、痛恨到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