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山誓海】的解释、拼音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盟山誓海

拼音

méng shān shì hǎi

怎么读

【盟山誓海】 成语典故解释

解释如下:↓


释义
义参「海誓山盟」。见「海誓山盟」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海誓山盟」之典源,提供参考。 《史记.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唐.司马贞索隐述赞圣贤影响,风云潜契。高祖膺籙,功臣命世。起沛入秦1>,凭谋仗计。纪勳2>书爵3>,河盟山誓。萧曹轻重,绦灌权势。咸就封国,或萌罪戾。仁贤者祀,昏虐者替。永监前修,良惭固蔕。

(1) 起沛入秦:指汉高祖刘邦从沛县起义反秦,入关中,降秦王婴。
(2) 勳:功绩、功劳。勳,同「勋」。
(3) 爵:官位。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海誓山盟」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海誓山盟」典源作「河盟山誓」。汉高祖刘邦在平定天下后,对有功的军臣加官赐爵、分封土地,《史记》里列表叙述分封情形,并记载在赐封时,汉高祖誓言:「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是只要国家安定,众功臣之勋爵必定永传子孙。「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即是假使黄河乾涸,窄如衣带;泰山崩坏,小如砺石(磨刀石)。你们的官爵才会变动。这是汉高祖向众功臣许下的诺言,保证他们现在受封的爵位土地会世代相传,绝不撤销。所以唐代的司马贞写刘邦:「起沛入秦,凭谋仗计。纪勳书爵,河盟山誓。」就是描述这段以黄河、泰山为喻的誓言。后来「海誓山盟」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将「河」换为「海」,同样是指誓约如山海般坚固持久,永恒不变。后世多用在男女感情约定上。
书证
  • 01.元.王德信〈四块玉.信物存套.采茶歌〉曲:「他若是背义忘恩寻罪责,我将这盟山誓海说的明白。」
  • 02.明.张四维《双烈记.第三出》:「人似玉,貌如花,盟山誓海作生涯。」

来源:成语词典

相关词语

侯门如海 仓海 井蛙不可语於海 仇海 出海 刹海 函之如海 函海 上海 下海 仙海 伊海

热门词语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