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良方正】的解释、拼音
字典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笔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贤良方正
拼音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怎么读
【贤良方正】 成语典故解释
解释如下:↓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汉制郡国举士的科目之一。选拔文墨才学之士,魏、晋、唐、宋皆沿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九:话说自汉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征辟,故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之名。儒林外史˙第十三回:到汉朝用贤良方正开科,所以公孙弘、董仲舒举贤良方正,这便是汉人的举业。
来源:成语词典
【贤良方正】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汉制郡国举士的科目之一。选拔文墨才学之士,魏、晋、唐、宋皆沿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话说自汉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征辟,故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之名。」《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到汉朝用贤良方正开科,所以公孙弘、董仲舒举贤良方正,这便是汉人的举业。」
来源:辞典修订版
【贤良方正】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贤良方正」是汉代选才的一个科别,选拔德行与学术兼备的士人,又称为贤良文学或贤良;属不定期甄选。察举贤良方正始于西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诏令诸侯王、公卿、郡守等荐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武帝即位,曾数度诏举贤良方正;其后渐成定制。
察举贤良方正的程序,首先由公卿大臣、诸侯王国的丞相和郡守等官员选荐,送至朝廷;偶尔朝廷也会派遣使者到地方去寻访贤良,如西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曾遣使巡行郡国举贤良;获选的贤良方正入朝后,由皇帝亲自策问,依其表现,授予高下不等的官职。贤良方正是汉代最受重视的选才类科,所授职位也较高,循此途径曾选拔不少名臣,如晁错、公孙弘和董仲舒均为此科出身。
--作者:张鍠焜
来源:辞书
相关词语
候正
保正
保章正
修正
倪正
倪宗正
刊正
判正
允正
切正
削正
克正
热门词语
旷放的解释
备卿是什么意思
谖怎么读
坌的组词是什么
寡的多音字拼音查询
瞧不起反义词是什么
似漆如胶近义词是什么
刹车造句
渦的笔顺
词海
回页面顶部
下载
成语
典故
诗歌
词组
故事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