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怡然自得地感到心满意足。语出《庄子.养生主》。△「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春风得意」、「善刀而藏」、「游刃有余」
典源
《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譆,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1>岁更刀,割2>也;族庖3>月更刀,折4>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5>。彼节者有闲6>,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7>其于游刃必有余地8>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9>,吾见其难为,怵然10>为戒,视为止11>,行为迟12>。动刀甚微,謋然13>已解,如土委地14>。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15>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 良庖:手艺高明的厨师。庖,音ㄆㄠˊ,厨师。
(2) 割:用刀切开。
(3) 族庖:一般的厨师。
(4) 折:砍断。指用刀砍断骨头。
(5) 硎:音ㄒ|ㄥˊ,磨刀石。
(6) 闲:同「间」,空隙。
(7) 恢恢乎:宽阔的样子。
(8) 游刃必有余地:比喻做事能胜任愉快,从容而不费力。见「游刃有余」。
(9) 族:丛聚、群集。指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10) 怵然:小心谨慎的样子。怵,音ㄔㄨˋ。
(11) 视为止:视力因此集中在一点上。
(12) 行为迟:行动因此缓慢谨慎。
(13) 謋然:骨与肉急速分离的声音。謋,音ㄏㄨㄛˋ。
(14) 委地:堆积在地上。
(15) 善:犹「拭」。指擦拭、保养。
典故说明
先秦哲学家庄子喜欢用寓言来启发人们的智慧,他在〈养生主〉这篇文章中,就用了一则「庖丁解牛」的寓言,来让人们了解理想的人生观到底是什么。这则寓言的内容大意是说:庖丁为文惠君分卸一头牛的肢体,不仅动作像最美妙的舞蹈,所发出的声音更像是最好听的音乐。文惠君不由赞叹地问:「你是怎么办得到的?」庖丁说他所喜欢的是「道」,已经比技巧更进了一步。刚开始解牛的时候,眼睛所看的无非就是头牛,根本无从下手。三年之后,才有所领略,眼睛已能看到牛的筋骨结构。到了现在,已可以不藉用目视,纯粹运用精神感觉来动刀了。循着牛体天然的组织结构,削劈筋骨间的空隙,然后把刀子引向骨节的孔穴,牛就分卸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连牛体脉络相连以及筋骨结合的地方都未曾触及,更不用说会去伤到大骨头了。一般好一点的厨子,每年要换一把刀,因为他用切割的方式来解牛;普通一点的厨子,每月要换一把刀,因为他用硬砍的方式来解牛。以硬碰硬,刀刃当然容易受损。我这把刀已经使用了十九年,分卸过几千头牛,却仍然像刚磨利的刀,一点损伤都没有。那是因为我拿的是一把没有厚度的刀,进入牛的复杂组织,在经络血脉的空隙中,到处游走,可以挥洒自如,还觉得很宽绰而有余地。所以十九年来,都不必换刀。虽然如此,每次遇到筋骨支错聚结、难于处理的地方,我仍然会集中注意力,小心谨慎地用刀,等挑开关键处,牛的骨肉一下子都分开了,就像土块堆积在地面上一样,「ㄏㄨㄚˋ」的一声,牛就解好了。这时候,我拿着刀站在分卸完毕的牛肉面前,东看看西看看,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然后才会把刀擦拭乾净,收藏起来。在这则寓言中,庄子用牛的组织来比喻复杂的人际关系,要想在纠结难分的人情世故中不受伤害,得拥有一把用智慧锤链出来的「无厚之刃」。文章中,庄子用「踌躇满志」来形容庖丁解牛后的心境,后来就演变成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怡然自得地感到心满意足的样子。
书证
- 01.《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源)
- 02.清.归庄〈与大鸿书〉:「且生平少试文,此番踌躇满志,历观诸同人卷,益复自喜,以为若遇识者,决不在第二。」
- 03.《花月痕.第三六回》:「荷生道:『你瞧题的图名。』痴珠早见上首横题五个隶字,是『春风及第图』。便点头道:『甚好。』再看题的诗,是一首七绝,因念道:『镜里眉山别样青,春风一第许娉婷;天孙好织登科记,先借机丝绣小星。』念了笑道:『你好踌躇满志!』」
- 04.《九尾龟.第一零二回》:「陈海秋鼻子中间,觉得有一阵阵的香气直透进来,更觉踌躇满志。」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自得的样子。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