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易近民】的解释、拼音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平易近民

拼音

píng yì jìn mín

怎么读

近义词

平易近人

【平易近民】 成语典故解释

解释如下:↓


释义
义参「平易近人」。见「平易近人」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平易近人」之典源,提供参考。 《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1>后世其北面2>事齐3>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1) 鲁:国名,周朝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初由周武王分封给其弟周公旦,后因周公留辅天子而改封周公长子伯禽为鲁侯。辖域包括今山东省滋阳县、江苏省沛县及安徽省泗县一带,以曲阜为国都,后为楚国所灭。
(2) 北面:古时臣子面向北方朝见天子,故以北面代替臣子的地位。
(3) 齐:国名,周朝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之一。位于今山东省一带。周武王封姜太公于此,传至战国时,君位被权臣田氏篡夺。后为秦国所灭。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平易近人」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平易近人」原作「平易近民」。据《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载,周公和姜太公都因为辅佐武王打败商纣有功,分别受封于鲁和齐。但是周公一直留在都城协助处理政事,就派他的儿子伯禽去管理。伯禽上任三年后才向周公回报政绩,而姜太公上任五个月就回报他的政绩。原来伯禽为了改革鲁地的风俗和礼制,花了三年的时间才完成;姜太公则是简化君臣之礼,顺应齐地风俗来治理。周公在听到伯禽迟于回报的原因后,就曾叹气说:鲁国将来会臣服于齐国,因为政令平和简易,贴近民意,人民必定会来归顺。后来「平易近人」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态度和蔼亲切,容易接近。亦用来形容诗文浅白易懂。
书证
  • 01.《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源)
  • 02.宋.陈亮《陈亮集.卷一九.书.与韩子师侍郎》:「又见梦锡叶丈言:和州之政平易近民,百姓至今德之如父母。」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态度和蔼亲切,容易亲近。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宋˙陈亮˙与韩子师侍郎书:叶丈言和州之政,平易近民,百姓至今德之如父母。
  • 修订本参考资料:态度和蔼亲切,容易亲近。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宋.陈亮.与韩子师侍郎书:「叶丈言和州之政,平易近民,百姓至今德之如父母。」

来源:成语词典

【平易近民】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相关词语

平面人 丈夫民 俊民 侨民 刀墨之民 仪民 刁民 兆民 保民 修臂民 则民 休民

热门词语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