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邂逅
拼音
xiè hòu
近义词
相逢
英语
Encounter, Begegnung
【邂逅】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 没有事先约定而偶然相遇。《三国演义.第三七回》:「备久闻二公大名,幸得邂逅。」《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只道闻名不能见面,何图今日邂逅高贤!」也作「解后」、「邂遘」。
来源:辞典修订版
【邂逅】 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如下:↓
- 久别的亲友不期而遇。
【造句】今日在街上邂逅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同学。 - 不认识的人偶然相识。
【造句】那一幕男、女主角初次邂逅在雨中的情景真感人。
来源:辞典简编版
【邂逅】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 「邂逅」一词原有「相遇」、「会面」的意思,后存在哲学家用以特别指一个人与别人或神之间的一种关系。
十九世纪上半期所盛行的「虔信论」(Hasidism, 犹太教神秘论的一派),特别强调神的「内在性」(immanence),故而认为人可以与神长久的同在。受到虔信论影响的当代存在哲学家与神学家布伯(M. Buber, 1878~1965)则提出了以「邂逅」为中心的哲学观,以为「邂逅」包括了人与神、人与人或人与艺术间的关系。布柏认为生命就是相遇,但真正的「邂逅」是一种「我和汝」(I-Thou)的关系,而不是「我和它」(I-It)的关系,前者是真诚而无条件的,后者则是将别人当成一种对象,带有标签与条件。因此布柏认为所谓的「救赎」(salvation)并不在个人或群体的荣耀中得见,而是在「关系」中发现。布柏相信,只有在「开放的对话」,而不是在「对于对方的揭露」中,人类的未来才有希望。至此原先仅具有日常生活意义的「邂逅」遂具有了宗教与哲学的意义。
布尔诺(O.F. Bollnow)更进一步将「邂逅」的概念应用到教育上。布尔诺认为属于存在哲学范畴,所谓的「邂逅」应该是「存在性的邂逅」(Existential Encounter),这种邂逅是某种外在于人的「现实性」(Actuality)向人的存有最深处发问的过程;而且唯有在邂逅中,人才能成为他自己。具有此等意义下的「邂逅」与在其中的人可以开展自己、丰富自己的「教育」,是有部分的相通之处。
但是将「邂逅」应用至教育上时仍有其限制:第一是最狭义的「邂逅」仅指人与人之间主动参与的相会,但是教育不只包括人与人间的邂逅,也包括了学生与教材的邂逅;第二是邂逅本身所具有的偶然、突发的性质,与教育中「计划」的本质不合;第三是邂逅所强调的「向人的最深处存有发问」,并不适合全部的教学活动,尤以自然科学的教学为然。基于前述限制,如何将「邂逅」作扩充性的教育方面应用时,仍然保持邂逅的特性以及画定在教育中适用于邂逅的范围,应该是值得教育研究者再加深思的问题。
--作者:方永泉
来源:辞书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