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弃是黑格尔(G.W.F. Hegel, 1770~1831)辩证法中的重要概念,这个语词的含意包括「不再存在、取消与升上更高层级」等意义。在黑格尔哲学中被扬弃者并不是单纯的被丢掉或取消,而是在它本身中发展新状态,最后导向高一个层次,成为高一级的统一体。 精神科学教育学者李特(Th. Litt)和德播拉夫(J. Derbolav)就采取黑格尔的扬弃概念来发展其教育理论,两人均认为黑格尔辩证的核心概念是反省(Reflexion),教育过程的理论就建基在反省的层级理论上。就李特而言,人类第一层次的反省把自己当作客体来看待,自我成为被认知的客体。第二层次的反省自我「扬弃」了客体,也就是经由反省觉知到自己是客体,从而取消自我之内的客体部分,提升到自我意识的层次。 德播拉夫更进一步画分三个层次的反省。第一层次的反省人类处在「在己存有」(Bei sich selber sein)的状态,儿童须以直观面对世界,因而母语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透过母语的获得,儿童开展了主观精神。第二层次的反省人类处在「在他存有」(Beim anderen sein)的状态,透过反省人「扬弃」了主观的自我,迈向客观范畴,追索客观化的认识。这也是黑格尔所谓的主观精神的自我疏离。第三层次的反省人类处在「在他人之中导向自己」(Imanderen zu sich selber kommen)的状态,人在反省之中再度「扬弃」在众人之中客体化了的自我,重新返回自我,追寻自我意义之实现。教育过程就在此种「正」(Thesis)、「反」(Antithesis)、「合」(Synthesis)的不断「扬弃」过程中,发展人格,提升人类精神发展到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