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较为流传的英文名称为Jesuit Order,系宗教改革期间由西班牙人罗耀拉(Saint Ignatius of Loyola, 1491~1556)组织的天主教修会团体。耶稣会采军事化的管理方式,其最高领导人称为总会长(General),各会员须誓发神贫、贞洁与服从圣愿,并对教宗有特别的听命圣愿。耶稣会直接听命于教宗,致力于学养丰富、德性高超、行为中规中矩的神职人员的造就与教会势力的维护。耶稣会重视高等教育的功效,故于欧洲各地天主教地区广设中学学院及大学,在教育上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教会势力;加以耶稣会培养了不少教会各级学校教师,故其对初等、中等教育亦有甚大的影响力。耶稣会为一宗教修会、学术与教育综合之社团。起初一般耶稣会多设有初级部,招收十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学习六年,至十六岁或十八岁为止。六年期间,学习拉丁语文、希腊语文、拉丁文法,教学用语即为拉丁语。高级部收十六岁或十八岁的青年,修业三年,科目计有拉丁文、修辞、哲学、神学方面的课程,科学方面的课程亦有专精。耶稣会教学方面注重宗教灵修方面的虔诚,师生交往要密切,教师讲学须缜密计划,学习内容分星期、月、年予以规划。凡学习过的内容,均予以仔细而多次的复习,务期所学彻底了解,完全精通为止。一般教学上,多先从文句意义的解释开始;此后分析文句各部分,教师提出有关历史、地理方面的相关意义;随后注意到修辞、文法方面的知识;总结则以宗教、道德的教诲为主。其次,在教学方法方面,耶稣会采分组教学,以奖励方式、考试升级、给予等第、授予奖品、分组竞赛、公开辩论等方式进行。一五九九年,该会在第四任总长指导下,制订「学习计划」(Plan of Studies),规定课程、学科、教学及训练等诸细节,通令各该会所属学校一体遵办。一八三二年,该项「学习计划」曾加以修订。耶稣会所设立的学院遍及欧洲及中、南美洲各地,就是亚洲地区,该会传教士的足迹,亦出现于中国、印度、菲律宾等地,对西方文化之散播贡献不少。我国过去大陆上之上海震旦大学和天津津沽大学,以及今日台北辅仁大学的附属神学院、法学院以及管理学院,都由耶稣会主持。此外台北的徐汇中学和新竹县新埔镇内思工业职业学校,也都由耶稣会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