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语言中,说一个人很幽默,意思是这个人令人愉快。一个人利用语言或动作让人产生会心的愉悦就是「幽默」;而幽默所表现的是切合情境,用隽永风趣的言辞使人觉得有出乎意表的新鲜而有趣。 心理学家研究幽默,主要是因为幽默是人所特有的能力和表现,对幽默的了解也就是对人类心理状态的了解。但在哲学讨论中,对幽默的探讨主要着眼于对「语言」的了解及对意义理论(theories of meaning)的建构与批判。 语言的用法通常受规则的约束,不受规则约束的语言表达方式通常不能达意、没有沟通的效果。但幽默的产生通常不遵循语言所固有的规则,但却有达意及沟通、乃至让人愉悦的效果;于是可以由幽默的事例来了解语言实际运用的情形。此外,幽默的内容通常牵涉到社会文化背景,透过对幽默的探讨,对语言及社会文化间的关系可以有进一步的认识。 在意义理论这个课题上,一方面传统的意义理论认为一个语句可以切割成字或词,而一个语句的意义就系诸于其组成字或词的意义;另一方面,传统意义理论主张语言之所以有意义在于语言表现了我们所居世界的客观事实。但透过对幽默的研究,很多哲学家及语言学家却发现传统意义理论中的主张无法经得起考验;他们认为语言之所以产生意义与人类的生活方式(forms of life)及人类处理经验的方式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