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事件】的解释、拼音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珍珠港事件

拼音

zhēn zhū gǎng shì jiàn

怎么读

珍珠港事件

【珍珠港事件】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珍珠港事件】 Wiki解释

解释如下:↓


事件简介

1939年欧战爆发,而日本也被美国告知将废止日美通商航海条约。此条约一旦废止,则日本所需的原料和资源都将面临极大挑战。日本只能选择南进到印尼等拥有丰富资源的岛屿,但又必须面临英、美可能的阻挠。另一方面,德国在欧洲发动快速的攻击,并在1940年令法国投降。这使日本国内也兴起了,是否应该与德国结盟的争论。在客观上来说美国的总和战力大大超越日本,若与之开战取胜机会很小;但在与美国的谈判中,日本被美国要求由中国撤兵,东条英机领导的军国主义政府自然不可能就此放弃大东亚共荣圈的野心。因此在1940年与德、义结盟,并做好和英、美等国决裂的准备。这是一场军国主义者将以国家的命运做一超大的赌注。1941年12月8日,日本正假意维持磋商的同时,以海空军袭击夏威夷的美国舰队。造成美国极大的损失,并藉此机会一举取得其在西太平洋的优势。日本的攻击迫使美国加入战争,而德、义两国虽然并无义务但也纷纷向美国宣战。但当美国做好了战争的准备,以跳岛战略一路拿下太平洋的重要小岛,并使日本本土面临极大的威胁,二次大战也接近尾声。(注1)

评价

在二次大战后召开的远东军事审判,许多战犯因为违反和平遭判死刑,也包括了东条英机。许多人在战后都质疑了,究竟日本军方和政客是否清楚明白了两国的国力差异,但仍然执意发起战争。而这场战争对美国来说,是一场决定性地战争,使美国人放弃了孤立的心态,投入欧洲战场,并以其强大的工业能力作为后盾,一举使疲弊的欧战和太平洋战场得以反击。针对此事件,也有许多阴谋的猜测,如美国事前早已知情等。但无论如何,此事件都是战争中的一大转捩点,并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参考书目

注1李迈先译(1974)。西洋近世史册三,页200-202。


来源:教育Wiki

相关词语

件件 充足条件 前件 电子邮件 珍珠鸡 珍珠塔 批件 大件 零部件 零配件 新四大件

热门词语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