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的解释、拼音
字典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笔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心学
拼音
xīn xué
怎么读
【心学】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明代盛行的良知之学。创自宋儒陆象山,以尊德性、明本心为基本概念,故时称「心学」。后经明儒王阳明发扬光大,而盛行于世。
来源:辞典修订版
【心学】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一般所谓「心学」,是指宋明理学中,由陆象山而陈白沙而王阳明一系发展之声。所以在广义的理学中,又粗分理学和心学两大系,分别由程伊川、朱子和陆象山、王阳明作代表。
心学和理学最大的区别是:理学以理为本,不主张「心即理」,只说「性即理」,修养工夫重视即物穷理,由物理而明心之理。心学以心为本,不只说「性即理」更主张「心即理」,修养工夫重视反求本心,先立其大,认为恢复心体,则天理自明。
心学的特色,是肯定作为本体的心,此心体不仅是道德伦理的根据,也含着宇宙的根本原理、绝对精神或最高价值。
先秦诸子中,孟子首先给予心崇高的地位,认为人的本心成良心是善的,含着仁义礼智各种道德。所以孟子主张反求本心、存心、养心、扩充心的四端。他视「心」为大体,主张「先立乎其大者」。他提出由尽心而知性、知天,已承认心性与天,有关联性或同质性。孟子学可视为心学的滥觞。
北宋理学家中张横渠发挥孟学,而提出「大心」之说。程明道也说:「己之心无异圣人之心,广大无垠,万善皆备,欲传圣人之道,扩充此心焉耳」。又说:「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当处便认取,更不可外求。」(〔宋元学案.明道学案上〕)邵康节也说:「心为太极。」「先天学,心法也,故图皆自中起,万化万事生于心也。」(〔宋元学案.百源学案〕
南宋初期理学家胡五峰继续弘扬心学,提出「心无死生」之说,他说:「天地之间莫不以欲为事,而心学不传矣!」(〔知言〕)这大概是「心学」一词在理学中首次的出现。陆象山是心学大师,提倡「心即理」,而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象山年谱〕)
象山之学,上接孟子心传,以「万物皆备于我」为其思想的出发点,发挥了「心即理」的根本理论,使心学发扬光大。以后更由于王阳明的大力鼓吹,在我国哲学史上掀起高潮。从整个心学的发展史来看,象山心学实居于承先启后的关键地位。象山在心学上所建立的基础,是后来心学开展的先导,而光大象山心学遗绪而集其大成者,则为阳明。
象山认为「天」所赋予我们与天无殊的这个「心」,并不是某些得天独厚的人的专利,而是人人皆有的,如象山说:「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象山又说:「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阳明将象山心学发扬光大,说明人心与道心,并无二心;心之本体纯粹至善,便谓之「道心」,顺气质欲念而发,便谓之「人心」,如阳明说:「心之本体,即是性。」乃从「心即理」推衍到「性即理」。
另象山尚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阳明亦认为读书必须在心体上用功,一脱离心体,就没有圣贤学问,没有生命的真理。所以心体就是学问之根本,六经中千言万语,不过为这心体作多方面的阐发印证而已。
明代心学由陈白沙首倡,他的「心学法门」主张求得虚明静一者为此心之主。在工夫上由静坐而见心体,进而在日用间随处体认天理。
心学至王阳明而大成。他在〔象山文集序〕劈头就说:「圣人之学,心学也。」阳明以良知为心之本体,主张心即理、心外无物,要人求理于心、致良知、知行合一。他的心学并非否定外物,而是反对不返求本心,徒然在事物上求理。他以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心体即是天,无知无不知、亘古亘今、无始无终,是造化的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充塞天地之间。所以作为道德原理的本心,也是宇宙的原理。
--作者:王开府
来源:辞书
相关词语
俗文学
俗学
仿学
停学
个性心理学
个别教学
仪注学
伦理学
儿童文学
儿童心理学
儿童学
修学
热门词语
经程是什么意思
前定录是什么意思
诡谲怎么读
航有哪些组词
鋐的多音字怎么读
大相迳庭反义词
化为乌有近义词
难过造句
昭的笔划数
词海
回页面顶部
下载
成语
典故
诗歌
词组
故事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