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的解释、拼音
字典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笔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性命
拼音
xìng mìng
怎么读
近义词
生命、人命
【性命】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生命。《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文明小史. 第一零回》:「身上的肉也没有了,再过两天,只怕性命也难保了。」哲学上指万物的秉性天赋。《易经.乾卦.彖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唐.孔颖达. 正义:「性者,天生之质,若刚柔迟速之别;命者,人所禀受,若贵贱夭寿之属。」
来源:辞典修订版
【性命】 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如下:↓
生命。
【造句】这是性命攸关的事,不可不慎。
来源:辞典简编版
【性命】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性与命均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重要范畴。据〔易·乾彖〕载:「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孔颖达〔疏〕曰:「性者天生之质,若刚柔迟速之别。命者,人所禀受,若贵贱夭寿之属。」性为天所赋予,而命是指一切自然运作与变化的道理。程颐说:「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视性命为一体。三代之时,命也含有上帝之命的意思,称为天命。〔尚书·商书·汤誓〕云:「有夏多罪,天命殛之。」成汤伐桀归于天命号召,周武讨纣亦效之。天命有其自然运作的道理,政权之兴替即然,而且不能随意加以拂逆转变。所以〔诗经·大雅·文王〕一方面说「天命靡常」,一方面又说「骏命不易」。
上述天命的思想对儒家有深远的影响;但儒家论赞天命除接受殷周时代天帝之命不可勉强违逆的观念外,已将讨论的重点置于人事用功之上。孔子以了解天命、敬畏天命、顺天命为君子之修养,如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孔子也把追求理想、宣扬道统(人事)的成效归诸天命,所以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儒家对天命的思想一直到孟子、荀子才有较明确的阐释,同时也与「性」的概念发生密切的关联。孟子云:「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又谓:「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为」和「致」都代表人为力量。天命是客观的决定力量,非个人的努力、愿望可强求,但人类本身所有积极性的主观力量不但不应放弃,更应加以充分发挥,这便是存心养性、修身立命之说。孟子认为人类内在的主观力量便是人人所具有的、先验而纯粹的至善之性,亦即所谓仁义礼智四端。本善之性受自天命,是以顺天命之道在于发扬人性中至善的本性。
然而性虽受于天命却可以超越天命的价值,因此孟子进一步认为,为了实践仁义道德,甚至连生命也可以放弃。换句话说,发扬善性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命中的夭寿、穷达、贵贱、贫富。孔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论点可以说把人性的价值推崇到了极致。后世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中的道德哲学大抵承袭此一思想而加以发挥。
荀子对于性命之说另有发挥。荀子谓:「节遇之谓命。」是视命为环境中机遇而至的客观力量,人固然无法违逆天时自然之运行,但也不能坐俟天命改变。正因客观力量不足恃,只有奋起力行,把握主观的自我力量,才能克服环境限制,发挥人的价值。所以荀子主张:「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但荀子对于性的观点和孟子有所不同。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又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而且断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因此人类社会应有严格的礼法规范,藉以约束人性中为恶的倾向,积善不息乃能成就道德人格,是为「化性起伪」。由此可见,相对于孟子强调性命的同一性,荀子则着眼于性命的对立性。
在先秦诸子中,道家抱持着顺其自然、「安之若命」,墨家则对天命的命定论思想加以批判、否定。儒家人文主义中的性命思想,不论是孟子存心养性的「立命」之说,或荀子化性起伪的「制命」之说,总是抱持较为积极但不失其中庸之道的看法。同时道德教育的功能在儒家也都比道、墨等家思想更受到肯定与重视。〔中庸〕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可为「性命」之总结。
--作者:陈惠邦
来源:辞书
相关词语
丐命
丕命
乞命
俟命
俄国革命
兑命
其命
保命
休命
偿命
使不辱命
使於四方不辱君命
热门词语
辩析的解释
提供是什么意思
菅怎么读
九能组什么词
穆的多音字有哪些组词
光明反义词是什么
尾随近义词
悔婚造句
肅的笔顺
词海
回页面顶部
下载
成语
典故
诗歌
词组
故事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