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来源:成语词典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简编版
解释如下:↓
目录 |
《左传·隐公四年》:「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叛:背叛。
离:离开。
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
春秋时代,卫国公子州吁杀了自己的哥哥桓公想要自立为君。由于多数的大臣百姓不赞成他的行为,所以州吁打算出兵攻伐与卫国有世怨的郑国,希望以此提高自己的威望。恰巧当时宋国殇公即位,郑国收留了从
宋国出奔的公子冯,并且想要以武力送他回国为君。州吁便藉此缘故,联合宋、陈、蔡等国出兵攻打郑国。但四国军队,连续打了五天都没有办法攻下郑国,只好无功而返。鲁隐公就此事问他的大夫众仲:「你觉得州
吁的计谋最后会得逞吗?」众仲回答:「我只听过以德服人,没听过以战乱为手段可以让人诚服。就好像要整理丝线却不先找出头绪,只会让情况愈来愈糟。州吁这个人仗着强大的武力进行残忍的征伐,总有一天必定
会落得亲信叛离的下场。」后来,四国联军又再次出兵攻郑,取得了胜利,但州吁并未因此而获得百姓的爱戴,反而在不久后就被杀了。
1. 近义词
2. 反义词
由于他的刚愎自用,最后终于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