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是指一种自觉有过错、缺失或无能、卑下时,引发的痛苦情绪,基本上是产生在人我关系之间。当自我意识到与别人或已有的规范相较,自身的外表、言行、出身不如人;或个人表现不合于理想,乃至于自觉失去自我控制、丧失信心时,皆易引发这种自以为羞耻或可耻的情绪。 在中国先哲中,管子最早以「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廉耻关乎个人的品德节操,无耻之徒必遭唾骂。孔子曾说「知耻近乎勇」,因羞耻心必以自知有过为前提,能自见己过者,在孔子看来也是勇者。孟子则以羞耻之心为人四端之一,所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篇〕),并断言「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可知孟子以「羞恶之心」,亦即羞耻为人对原理法则认识的起点;由羞耻心出发,人始能知事物之宜。而能知理识义才可算得上是「人」,因此孟子乃以羞恶之心为人的本质条件。 西方哲学传统中最早论及「羞耻」者,厥为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4 B.C.)。在〔尼高迈伦理学〕(Nichomachean Ethics)第五卷中,亚氏简单地谈及羞耻。羞耻并非德性或人格状态,而是一种恐惧丢脸、受责的情绪。当人觉得尴尬受辱时,往往满脸通红,此即处于羞耻的情绪之中。亚氏认为羞耻当是年轻人的专利,因为年轻气盛,易犯过失,有羞耻心的年轻人当受鼓励,但是年长者则不当再因情绪失当而犯过,也就不当因有羞耻心而受尊敬。同时羞耻总伴随着不当行为,因而不算是美德。不过羞耻消极地可使人免于为恶,也可算是有条件的善(conditionally a good thing)。 亚氏之后,西方哲学家对「羞耻」概念甚少着墨,唯当代分析心理学家研究甚多。分析心理学之父佛洛伊德(S. Freud, 1856~1939)认为羞耻感起于人直立而行,使原来隐藏的阳具暴露,需要保护遮掩,因而引发羞耻感。其后的分析心理学家亦多持类似看法:认为羞耻感是伴随着成熟的自我观念、尤其是性观念而来。人格心理学家艾利克森(E. Erikson, 1902~1979)在〔儿童与社会〕(Child and Society, 1950)一书中则认为羞耻感出于儿童肛门期(anal phase)与自我控制、自律抗争的心理机制。自律与羞耻感对立,是肛门期最重要的心理特徵。皮耶等(C. Piere & M. Singer)在〔羞耻与罪咎〕(Shame and Guilt, 1953)一书中则认为,羞耻感是自我与自我理想(ego ideal)间紧张冲突的反映。他认为羞耻与罪咎不同,前者出于失败,后者出于恶行。李文(S. Levin)在〔羞耻与罪咎不同的后设心理论〕(Some Metapsychological Considerations on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hame and Guilt,1967)一文中,则以羞耻是指导性冲动的基本机制,其功能在引导性冲动远离危险,防止过度性行为造成的伤害。李文此说与现象学哲学家谢勒(Max Scheler, 1874~1928)的理论,十分接近。谢勒认为羞耻感是对抗「自慰行为」(autoerotism)的一种心理机能,使个人必须从事「利他的」(altruistic)、社会的行为。羞耻感也有助于人延宕性生活,直到个人身心条件均达成熟之境。 继谢勒之后,梅洛庞蒂(M. Merleau Ponty)在〔知觉的原初性〕(The Primacy of Perception)中分析道,羞耻始于人对自我的客观自觉(objective self-awareness),亦即当人能自觉到别人眼中的自我形象时,羞耻感便开始萌芽。梅洛庞蒂举例说三岁以下的孩童赤身裸体不以为耻,因为他们浑然不觉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等到五、六岁时,已有客观的自我知觉,因而裸露即感羞耻。沙特(Jean Paul Sartre)也认为羞耻起于人际交接之间,当个人自觉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不佳、「自我」成为别人贬抑的「对象」(object)时,便会引发羞耻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