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来源:成语词典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简编版
解释如下:↓
目录 |
汉.贾谊《新书.卷四.匈奴》匈奴之使至者,若大人降者也,大众之所聚也,上必有所召,赐食焉。饭物故四五盛,羹胾膹炙,肉具醯醢,方数尺于前,令一人坐此,胡人欲观者,固百数在旁。得赐者之喜也,且笑且饭,味皆所嗜而所未尝得也。令来者时时得此而飨之耳。一国闻之者、见之者,垂涎而相告,人悇憛1> 其所自,以吾至亦将得此,将以此坏其口,一饵。
「垂涎」就是流口水,「三尺」形容口水之长。考其典源,「垂涎」一语见于汉代贾谊的《新书》。贾谊是文学家兼政论家,受到汉文帝的赏识。他在《新书.卷四.匈奴》这篇文章中陈述,不动用武力就能让匈奴臣服的方法。那就是让前来拜访的匈奴使者,如果愿意归降汉朝的,就在众人聚集的宴会中赐给各式各样、没吃过的美食,让其他一起来的人看到了,回国后就会流着口水贪馋地告诉其他国人,只要归降就可以得到相同的待遇。后来「垂涎三尺」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非常贪馋
形容见到美食,流口水的样子或形容非常贪馋或看见别人的东西极想据为己有
垂涎欲滴、馋涎欲滴。
敝屣视之
来到夜市看到许多小吃美食,大家都垂涎三尺、跃跃欲试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