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来源:成语词典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简编版
解释如下:↓
目录 |
「汉书」「烈女传」:「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士,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战国时代,河南地方有个名叫乐羊子的人,这人有位妻子非常贤慧。有一次,他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拿回家去。他的妻子便对他说:「我听说从前有志气的人是不喝盗泉之水(论语,撰考谶曰,水名盗泉,仲尼不漱。);廉洁者,是不受嗟来之食的;这块金子既然来历不明,你怎么可以把他拿回来呢?」乐羊子一时觉得得难为情,便把那块金子重新放回原来的地方。
后来,乐羊子到那远的地方去寻师求学,过了一年,就回来了。他的妻子正在织布,见他突然回来,便问他说:「你的学业已经完成了?」
乐羊子摇摇头:「还没呐!因为我很想念你,所以先回来一趟。」
乐羊子的妻子听乐羊子这样说,便立刻拿出一把剪刀走到织布机前,把机上正在编织的布,全部剪断。说:「这布的原料产自蚕茧,而由织布机织成;一丝一丝地累织成寸、成丈、成匹。现在我把他剪断了,前功尽弃,徒然枉费了许多时日。这情形正和你在外求学一样:也是要日积月累的去钻研,方能有所成就,若中途而废,这不是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吗?」
乐羊子不禁被他妻子的这番言语和举止所感动,就又外出继续求学,一别七年,直到学成后才回家来探望他的妻子。不久,他果然得到魏文侯的赏识和重用,着实例操作了一番了不起的事业。
比喻作事或为学,中途停顿,有始无终,以致前功尽弃,枉费时日。
近义词:前功皆弃、功败垂成反义词:有始有终
做事只要有始有终,不要半途而废,最后一定会成功。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