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负重】的解释、拼音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忍辱负重

拼音

rěn rǔ fù zhòng

怎么读

近义词

含垢忍辱、卧薪嚐胆

反义词

忍无可忍
忍辱负重

【忍辱负重】 成语典故解释

解释如下:↓


释义
忍受屈辱怨谤而承担重任。语出《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
典源
《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当御备时,诸将军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不相听从。逊案剑曰:「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诸君并荷国恩,当相辑睦,共翦此虏,上报所受,而不相顺,非所谓也。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1>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各在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矣。」及至破备,计多出逊,诸将乃服。

(1) 尺寸:些微,少许。
典故说明
据《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载,三国时,蜀吴交战,吴主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带领兵马迎战蜀军。但陆逊手下的一批老将和皇亲贵族,认为他只是个书生,毫无战功,所以不服他的领导。陆逊于是召集众将说:「我以一介书生负此重任,是主上赏识我能够忍受屈辱而承担重任的一点长处。而大家也各自有应尽的职责,不容懈怠。今后若有人不听号令,我将以军法处置!」后来陆逊用计击败刘备,取得胜利,大家见识到他的机智谋略,才完全的心服口服。后来「忍辱负重」被用来形容忍受屈辱怨谤而承担重任。
书证
  • 01.《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源)
  • 02.《三国演义.第八三回》:「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
  • 03.《孽海花.第二七回》:「以后还望中堂忍辱负重,化险为夷;两公左辅右弼,折冲御侮。」
  • 04.《痛史.第一九回》:「虎臣道:『……众位英雄,都见不到此。又怕他们不肯屈辱其身,所以我来任了此事。……』胡仇叹道:『「忍辱负重」。郑兄,真不可及!……』」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忍受屈辱怨谤而承担重任。三国志˙卷五十八˙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

来源:成语词典

【忍辱负重】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忍辱负重】 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简编版

相关词语

借重 倚重 偏重 保重 仍重 俨重 位窃和羹重 侧重 任重 伧重 传重 价重

热门词语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