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经常把说出来的话都吃下去,而变得肥胖。比喻经常说话都不守信用。语本《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典源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六月,公至自越。季康子、孟武伯逆于五梧。郭重仆,见二子,曰:「恶言多矣,君请尽之。」公宴于五梧,武伯为祝,恶郭重,曰:「何肥也?」季孙1>曰:「请饮2>彘3>也。以鲁国之密迩仇雠,臣是以不获从君,克免于大行4>,又谓重也肥?」公曰:「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饮酒不乐,公与大夫始有恶。
(1) 季孙:季孙肥(?~公元前468),春秋末鲁国人。嗣父季孙斯为大夫,后专国政。卒谥康,又称季康子。
(2) 饮:罚酒。
(3) 彘:孟武伯,名彘,春秋末鲁国人,生卒年不详。鲁国大夫。
(4) 大行:远行。
典故说明
据《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载,春秋鲁哀公二十五年六月,鲁哀公从越国回来,与前来五梧迎接他的大夫季康子、孟武伯会合,并且设宴饮酒,由孟武伯代表向哀公敬酒祝寿。孟武伯十分厌恶为哀公御车的宠臣郭重,在宴席上就问他:「你为什么这么肥胖?」当下季康子认为孟武伯说话失当,要罚他饮酒。而哀公则是因为季康子和孟武伯时常失信于他,于是指桑骂槐地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意思是,他把太多说出来的话又吃下去,怎么能不肥呢?「食言而肥」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说话不守信用。
书证
- 01.明.李开先〈水风卧吟楼记〉:「此予事而挂客怀,何也?不以食言而肥,不因苦吟而瘦,试以数语为记,请览而教正之,如何?」
- 02.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卷中.丽品》:「汤四、汤五,扬州人,姿首皆明艳,而四姬尤柔曼丰盈。余尝戏之曰:『子好食言而肥欤?』姬不解,误以言为盐,率尔对曰:『吾素不嗜盐。』闻者绝倒。」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春秋鲁大夫孟武伯常失信于鲁哀公。在一次宴会中,孟武伯问哀公的宠臣郭重为何如此肥胖,哀公藉机讽刺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典出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后用以比喻言而无信,说话不守信用。明˙李开光˙水风卧吟楼记:此予事而挂客怀,何也?不以食言而肥,不因苦吟而瘦,试以数语为记,请览而教正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