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来源:成语词典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简编版
解释如下:↓
目录 |
《庄子.应帝王》。
心境空虚寂静,随物变化。后用「虚与委蛇」形容假意殷懃,敷衍应付。
在《庄子.应帝王》中有个故事,内容叙述郑国有个神巫叫季咸,能算出人的生死与祸福,而且非常灵验。列子见过他后,便回来告诉壶子说:「我本以为先生您的道术已经算是非常高深的了,没想到还有更高深的!」壶子于是要列子请季咸来帮他看看面相。季咸接连来了三次,都能精确地说出壶子的命运,壶子对列子解释说,那是因为他故意把某一面显示给季咸看。季咸来第四次时,只看了壶子一眼就惊慌地逃走,壶子要列子去追他,但已经追不到了。壶子对列子说:「我刚才显示给他看的,并不是最根本的大体,而是随物变化,让自己顺应万物幻化无穷,依从世事波流,所以他无法窥视我的本体,只能如此落荒而逃。」庄子用这个故事说明了圣人至最高境界,其心应是虚空寂静而可随物变化,而非执着地凝滞于某一定相。后来「虚与委蛇」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心境空虚寂静,随物变化。后则多用来形容假意殷懃,敷衍应付。
假意周旋、虚与周旋。
坦诚相见、开诚布公。
都说是莫逆之交了,竟然还如此虚与委蛇地应付我!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