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解释
- 全句是说本来无事,但庸俗的人因不明事理,却觉得困扰。比喻庸愚不足以应事变,徒增纷扰。
- 庸人,平常的人,指没有什么特别作为的人。
出处
(1)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2)旧唐书陆元方传:「天下本自无事,只是庸人扰之,始为繁耳。」(3)佩文韵府十七条引作「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故事
- 唐朝时有位陆象先,其父亲为武则天的宰相,由于自小受到家庭的薰陶,因此在青年期其做人做事就很有器度。在唐玄宗时期,先外放做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剑南道按察使。任职期间,他的司马(负责长官军事)韦抱贞向他说:「望明公稍行杖罚以立威名,不然,恐怕下面的人怠惰没有畏惧。」陆象先说:「你的话作为当证人的理论是可以的,但何必要用严刑来树立威风,损人利己呢?这样做恐怕不是仁慈的人应该做的事。」在蒲州刺史任内,曾经有个小官犯了错,他训斥了几句就让他离开,一旁的书记官说:「他这个样子应该受到杖打的刑罚吧!」陆象先回答说:「他一定能依常情体会到我对他的训诫,如果这样的过失就要用杖刑,那你才应该首先被罚!」书记官听了之后便惭愧得不敢再多说话。陆象先常对人说:「天下本无事,祗是庸人扰之。」他意为天底下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事,都是一些庸庸碌碌的人徒生纷扰,使得世事愈加繁复杂乱。如果在事情刚滋生时,就能冷静的面对,一切就会变得简单许多。在刺史任内,他也将这个理念贯彻到政事当中,无论百姓与官吏,都对他充满了感念。
补充
(1)近义词:杞人忧天、自寻烦恼(2)反义词:智者不惑
实例
什么!你担心陨石会掉在你头上,别「庸人自扰」了,这怎么可能呢?
参考资料
(1)马玲华 着「成语选粹」,p.277-278,幼狮文化事业公司(2)世一标准字典编辑委员会,「成语大辞典(上)」,p.453-454,世一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