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来源:成语词典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简编版
解释如下:↓
目录 |
《汉书·杨恽传》:「恽闻匈奴降者道单于见杀,恽曰:『得不肖君,大臣为画善计不用,自令身无处所。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貉是一种长的像狐狸但体型较小的动物,毛呈现黄褐色,可做皮袍。「一丘之貉」是指生长在同一个生长在桐一个山丘中的貉,品种都一模一样;比喻彼此格调都不高,差不了多少。
汉朝时有一个人叫做杨恽,家世极好,从小就受到好的教育,尚未成年就已名闻朝廷。宣帝时,因有功于国家,而被封为平通侯,他平常为人正直、公正不阿,因此颇得满朝文武百官的敬重。然而,杨恽年少得志,难免表现出一副骄傲自大的模样,于是就和宣帝最信任的老臣太仆长乐意见不合,经常有所冲突。那时候刚好发生匈奴的国王单于被杀,杨恽听到了这件事情,就发表议论,说:「遇到一个这样不好的君王,他的大臣给他拟好治国的策略而不用,使自己自白送了命,就像秦朝时的君王一样,专门信任小人,杀害忠贞的大臣,结果国亡了。 如果当年秦朝不如此,可能到现在国家还存在。从古到今的君王都是信任小人的,真像同一山丘出产的貉一样,毫无差别呀!」太仆长乐就把杨恽所说的这番话,告诉了宣帝,而且又力油添醋地渲染,宣帝听了非常不高兴,于是就将杨恽革职了。
臭味相投、物以类聚、沆瀣一气、朋党比周、狼狈为奸
君子相友、刎颈之交、患难之交
例一:审理这件案子的官员虽然手段不同,但都是一丘之貉,每个都贪赃枉法。例二:小王和老张上班时间老是在聊八卦杂志,对自己负责的业务却是打混摸鱼,真是一丘之貉。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