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来源:成语词典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简编版
解释如下:↓
目录 |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自如来付法迦叶已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印着空,即印不成文;印着物,即印不成法。故以心印心,心心不异;能印所印,俱难契会,故得者少。然心即无心,得即无得。
佛教禅宗主张不立文字,认为禅理不可言说,而断际禅师的《传心法要》就是延续此说。他强调在禅理的实践中,心就是本体、核心,是众生本来就具有而永不变易的佛性;禅修的目的在于保住本心,不起妄念,不假外求。他还特别强调实际生活中「心即无心」的道理。在一切行住坐卧中,但求无心,即不起妄念,这就是佛心了。因此修行时,不须透过语言、文字,以己心和佛心相印证,领悟佛的真理,就是「以心印心」了。后来「心心相印」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也用来比喻彼此心意互通。
比喻彼此心意互通。
同心合意、情投意合
同床异梦、格格不入、貌合神离
这对情侣心心相印、情投意合,在众人的见证下,结为连理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