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是用实际验证(evidence)使假定成真而成立,做为概念(concept)或理论(theory)的基础,是归纳法中前提和结论相连的主要因素。如:事实上验证出每个已知的「甲」是 「乙」,则可以说「任何甲都是乙」这样的假定。但是这样的证明不能做为最后有决定性的定论,因为只观察或实验了「有限」的事实,所得的「有数的」验证,并未把「所有的验证」罗掘俱尽,可能还有「未知的」(未观察到或未实验的)甲不是乙,所以一项证明对一个假定的确定,有其限度。 由此而引出论者的争议,争论中至少有明显的两派:派从品质方面讨论证明的性能;一派从数量方面讨论证明的可信度,成为研究中「质」和「量」的范型或典范(paradigm)之争。 质的研究以「关系」为证明(以C代表),以验证的例证(instance)决定假定的真伪。如以e代表验证,以h代表假定,则公式C(e, h)即为验证证明假定,如是只要用「确当的说明,假定即可成立而成为「概说」(generalization),是哲学探讨中常用的证明范型,其证明在于品质。当然质的范型不仅用于经证明而使假定成立;也可经证明而否定假定,关键在证明是否有充分条件做确证或反证。而这种证明也往往有「似是而非」之处,如「天下乌鸦一般黑」乃是一普遍命题,其中「乌鸦」和「黑」完全相关,应该不包括乌鸦不黑(即All p are q),而实际上如果出现一只「白头乌」,便成为「有的乌鸦不黑(Some p is not q),而致证明的普遍性发生疑义。在这方面拿寇(J. Nicod, 1893~1924)在其〔几何与归纳法基础〕(Foundations of Geometry and Induction)中说,所有的P是Q证明可为概说,至于验证出现非P和非Q(不关联)、或有些P不是Q者,可置勿论。但汉培尔(C.G. Hempel, 1905~)则以为「非P和非Q」同样可以做概说的证明,并且认为只要对质的证明做适当的解释,证明即能生效,称之为适当条件或状况,从而提出三个基准,即:(1)逻辑解释或分析应该是证明的附属关系,即若验证在逻辑上包含假定,则必然能证明假定; (2)若验证证明一组辞句中的每个句子,则可证明此组辞句中每一句的逻辑含意; (3)任何符合逻辑的验证句,在逻辑上应该证明同一组的假定。 量的研究盛行于二十世纪,其中尤以逻辑实证论者、以建立正式的证明论为首要目的,认为否则经验的验证便无从合乎科学条件;因而主张用机率来衡量理论和验证的比例,比较验证的数目,做为证明的可信度。这种证明方式常见于自然科学研究中的统计考验。倡此论者为卡纳普(R. Carnap, 1891~1970),见其所着〔机率的逻辑基础〕(The Logical Foundations of Probability)。 卡纳普将常用语言臆造成一套简式(simplified models),有名辞、述辞和所谓的「原始述辞」(primitive predicate)、以及原始述辞的补助辞,到最后的复合述辞。每个原始述辞与其补助辞成一「基对」(basic pair),联结起来成为「结构描述」(structure description),其中的个别结构为同形或形同而质异,因而可以衡量证明的可信度。实际上用机率衡量的可信度,仍然有其限度,虽然可以用来检定假定的真伪,却不能涵盖全部,犹如统计检定的可信度难以达到百分之百,或机率为整数「一」的地步。 在探讨证明的论者中,古德曼(N. Goodman, 1906~)提出另一说,以为证明的可信度,关键在概说中所用的述辞。例如对翡翠颜色的描述,可能在某个时间之前所观察的是绿色,因而说「绿」,而在这个时间之后观察的却是蓝色,于是又说「蓝」。二说不同,不能偏选其一。若说翡翠是「绿蓝色」(grue,可能是用英文字绿字头蓝字尾合成的字,此色在中文里却有,通常说「蓝绿」),便可涵盖前后的观察,而描述无误,故述辞对证明的确定性最有力,于是又成为另一种说法。 总之,证明的本质是确定无误,要使一个概念或概说成为「不易之理」,必须有「充分」的证明,在思虑不周或讯息资料不足时,便很难达到充分的要求;不过这种困难,适足以成为研究的动力,有益于学术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