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不辱】的解释、拼音
字典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笔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知足不辱
拼音
zhī zú bù rǔ
怎么读
【知足不辱】 成语典故解释
解释如下:↓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晋书˙卷九十六˙列女传˙凉武昭王李玄盛后尹氏传:今国虽小,足以为政,知足不辱,道家明诫也。
来源:成语词典
【知足不辱】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老子.第四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晋书.卷九六.列女传.凉武昭王李玄盛后尹氏传》:「今国虽小,足以为政,知足不辱,道家明诫也。」
来源:辞典修订版
【知足不辱】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知足不辱意思是说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垢辱,语见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这句话最好连上上文来看,上文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前面用问话式:声名和自身两者那一个最亲?自身和财货那一个更重要?得与失那一个 病更多?然后说「过分的珍爱,必然引起很大的耗费;收藏的太多,必然有更多的亡失。」如果知道身外之物都不足珍惜,不刻意追求,便能知足,能知足便不会引起不必要的垢辱。老子一贯的认为多欲是人类社会的祸乱之源,当权主政的人如果多欲,想扩张领土,不惜对外挑起战端,侵略征服,而致杀人盈野;对内则为收集财货,横徵暴敛,使致民不聊生。平常人如果多欲,则不免贪财好货,欲念无穷,贪婪的后果,往往身败名裂。由此可见人类之所以不免于战争,社会之所以不免于暴戾,都是出于多欲的痛,对照〔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所说:「罪莫大于可欲(或作「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常足矣。」可以更明白老子的意思。事实上人类的罪恶的确多出于不当或过多的欲望;人类社会的祸乱不幸,追根究柢,多是出于人性的贪婪和不知足;罪过犯行,往往出于贪得的动机。为了矫治人性的这项弱点,人当减少欲求,能知足则不必妄求过求,自身不役于物,便是真正富足的人,所谓「知足者富」(第三十三章)就是这个道理。
大致来说「知足不辱」、「少私寡欲」与「不争无尤」都是老子用来矫正人性贪婪、欲求无厌的良方,是值得参悟自省的。
--作者:俞懿娴
来源:辞书
相关词语
侮辱
侵辱
切厉诃辱
蒲鞭示辱
胯下之辱
知白守黑
知命
知来藏往
知几其神
知津
知雄守雌
知人论世
热门词语
扯後腿怎么读
一言一动的读音
幂怎么读
卿的组词是什么
邻的多音字拼音查询
上朝反义词是什么
如履薄冰近义词是什么
攒眉造句
脖的笔画
词海
回页面顶部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