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牛喘月】的解释、拼音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吳牛喘月

拼音

wú niú chuǎn yuè

怎么读

【吳牛喘月】 成语典故解释

解释如下:↓


释义
吴地的水牛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因此便自以为热,气喘不已。#语本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后来也用「吴牛喘月」转而比喻人见到曾受其害的类似事物,而过分惊惧害怕。也用来形容天气酷热。
典源
#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1>吴2>牛望月则喘,使之苦3>于日,见月怖,亦喘之矣。

(1) 典故或见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2) 吴:指长江、淮水一带的地区。
(3) 苦:痛苦。〔参考资料〕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典故说明
水牛原产于我国长江、淮水流域一带,生性怕热,所以夏天时喜欢泡在水中或待在树荫下休息。因为太阳的热力实在太过强烈,水牛深受其苦,因此有时在晚上看见月亮,误以为是太阳已经出来,气温又要升高,而被吓得气喘吁吁。所以在汉代应劭的《风俗演义.佚文》中便有「吴牛望月则喘」之语。后来「吴牛喘月」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人见到曾受其害的类似事物而过分害怕惊惧。也用来形容天气酷热。在《世说新语》中有一个关于「吴牛喘月」的故事。晋武帝的臣子满奋很怕冷,有一次他看到琉璃窗外头的寒冷景象,即使知道琉璃窗很厚实,不会透风,仍不由得打起寒颤。武帝看到了就笑他,满奋便很不好意思地回答:「我像吴牛一样,只要见到了月亮就会气喘吁吁。」
书证
  • 01.唐.李白〈丁都护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 02.唐.李白〈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诗:「六月南风吹白沙,吴牛喘月气成霞。」
  • 03.宋.刘弇〈太皇太后表〉:「越鸟巢南,方便家而效职;吴牛喘月,敢惮事以包羞。」
  • 04.宋.张侃〈次韵竹林玉老〉诗三首之二:「我似吴牛喘月光,领疮磨鞅巧相妨。何时饱听林间笛,了却官租稼涤场。」
  • 05.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三二.淮北多兽》:「余见诸书谈物理者,汇识之。淮北多兽,江南多禽,湖广多鱼,云南多花。……蓼虫不知苦,粪蛆不知臭。吴牛喘月,蜀犬吠日。」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江淮一带的水牛怕热,看见月亮以为是太阳,便喘息不停。见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比喻见到曾受其害的类似事物而过分害怕惊惧,或形容天气酷热。唐˙李白˙丁督护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来源:成语词典

【吳牛喘月】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吳牛喘月】 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简编版

【吳牛喘月】 Wiki解释

解释如下:↓


目录

解释

指南方天气暑热,牛极怕热,所以看到月亮时以为是太阳,于是见月就喘气,所以有「见月而喘」的说法。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其中含有嘲笑的成分。也可表示不明实际状况,单凭表面便作出错误的判断。

吴,指江淮一带地方,即中国南方。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篇:「满分畏风,在晋武帝座,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故事

在晋武帝(司马炎)时,有一个叫满奋的人,向来都怕吹冷风,尤其更怕寒冷刺骨的冬风。有一天,风很大,他刚好进宫朝见武帝,看见宫里的窗户是透明的琉璃(用矿石为原料制成的物体,略透明,有色泽)做成的,好像很不坚固,不禁发起抖来,脸色变得很苍白。武帝觉得奇怪,就问他原因。满奋照实回答。武帝一听,便笑着说:「琉璃窗根本是密不透风的。」满奋觉得很不好意思,便也笑着说:「我像吴牛一样,只要见到了月亮就会气喘吁吁。」

补充

(1)近义词:蜀犬吠日、辽东白豕、越犬吠雪、少见多怪、临事而惧、见识浅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2)反义词:习以为常、不足为奇、家常便饭、司空见惯、数见不鲜、多如牛毛

实例

凡事要处变不惊,沉着应付,切莫像「吴牛喘月」一样,惊惧过度,否则将贻笑大方。

参考资料

(1)马玲华 着「成语选粹」,p.127-128,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2)世一标准字典编辑委员会,「成语大辞典(上)」,p.298,世一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教育Wiki

相关词语

丑月 且月 值月 停云落月 偃月 兔月 修月 全月 代月 出月 剧月 上月

热门词语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