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来源:成语词典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简编版
解释如下:↓
目录 |
形容人善于言词,说话流利,彷佛倾泻的河流,滔滔不绝。悬河,由上向下奔泻的河流。
(1)晋书郭象传:「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2)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晋朝时候,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郭象,字子玄。他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很有才学。尤其,他对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切现象,能够留心观察,并思索它的道理。后来,他爱好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并且有很深刻的研究。当时,有许多人请他去做官,他一概辞谢了。每天只是研究学问和谈论哲理,就觉得有无上的快乐了。但他后来还是被请去做了黄门侍郎。因为他的知识很豊富,什么事情讲起来都头头是道,且又喜欢尽量发挥他的见解,于是太尉王衍就常常称赞他说:「听郭象说话,好比悬在山上的河流泻水,直往下灌注,永远没有枯竭的时候。」
相近词:伶牙俐齿、滔滔不绝、妙舌连环、舌粲莲花
参加这场辩论比赛的同学,都是各校决选出来的善辩好手,个个「口若悬河」,雄辩滔滔。若想达到「口若悬河」的境界,必须在研究学问上身下苦功,方有所得,与人交谈,才能言之有物,否则使人笑我鄙陋粗俗,言不及义。
(1)马玲华 着「成语选粹」,p.44-45,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2)世一标准字典编辑委员会,「成语大辞典(上)」,p.280,世一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