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不齐】的解释、拼音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参差不齐

拼音

cēn cī bù qí

怎么读

近义词

犬牙交错、长短不一

反义词

井然有序、整齐划一
参差不齐

【参差不齐】 成语典故解释

解释如下:↓


释义
杂乱不整齐。#语出汉.扬雄《法言.序》。△「良莠不齐」
典源
#汉.扬雄《法言.序》仲尼1>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一诸圣2>,譔〈重黎〉、〈渊骞〉。

(1) 仲尼: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鲁人。生有圣德,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平民教育先河,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亦称为「孔子」。
(2) 一诸圣:完全以圣人之道来衡量。,同「概」。〔参考资料〕另可参考:《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
典故说明
「参差」是不整齐的样子。在《诗经.周南.关雎》中,有「参差荇菜」一语,形容荇菜长短不一的样子。用于人事方面,则可形容品质或才能高低不同。在所引典源汉.扬雄《法言.序》中,更在「参差」后衍以「不齐」二字,加强其义。扬雄是西汉后期的重要文人,口吃不善言谈,以文章名世。《法言》一书乃扬雄仿《论语》所作,他在序中提到,自孔子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高低优劣相差甚大,应该以圣人之道加以衡量统一。后来「参差不齐」这句成语用来形容杂乱不整齐。
书证
  • 01.汉.扬雄《法言.序》:「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源)
  • 02.《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
  • 03.《续后汉书志.第二.律历志中》:「天道参差不齐,必有余,余又有长短,不可以等齐。」
  • 04.《朱子语类.卷四.性理一.人物之性气质之性》:「命者万物之所同受,而阴阳交运,参差不齐,是以五福、六极,值遇不一。」
  • 05.明.无名氏《运甓记.第五出》:「逆风列寨,前后瞻顾,左右翼蔽,如有参差不齐者斩。」
  • 06.《文明小史.第三回》:「众人见此情形,不免就有点七零八落,参差不齐。」\\u001a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杂乱不整齐。文明小史˙第三回:不免就有点七零八落,参差不齐。

来源:成语词典

【参差不齐】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参差不齐】 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简编版

相关词语

伟齐 保不齐 修齐 克洛齐 仇洛齐 俨齐 到齐 乳齐 乾乾齐 乾齐 上齐 伊里齐

热门词语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