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来源:成语词典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简编版
解释如下:↓
目录 |
《战国策.齐策六》:「今燕王方寒心独立,大臣不足恃,国弊多,民心无所归。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
「墨守」,坚持固守。「成规」,前人制定的规矩办法。「墨守成规」指固守旧规不肯改变,形容行事保守。
「墨守成规」系由「墨守」及「成规」二语组合而成。「墨守」见于《战国策.齐策六》。据载,战国时,燕国派兵攻打齐国,攻下齐国七十几个城池。其中一个叫「聊」的地方,也被燕军占领。此时燕国国内情势混乱,燕将害怕受到牵连,引来杀身之祸,便一直据守在聊城不敢回国。齐国大将田单想要将它收复,但努力一年多都没有成功。当时齐国有一位叫鲁仲连的人,写了一封信,将它绑在箭上射进城中给燕军的将领看。信里的大意是向燕将分析当前的情势,说有勇之人不应怕死,况且目前燕国情势混乱,又被赵国围攻,燕王没有忠心之臣可以信赖。而燕军以区区一城的兵力,便能抵挡齐国大军,固守聊城一年,实在了不起啊!但是齐国是绝对不会放弃聊城的,会坚持到收复为止,这样还能在这小城里撑多久呢?劝他不如将这些军力带回燕国,不但可以帮助祖国度过难关,又可以建立自己的功绩名声。燕将看了信后,觉得很有道理,便收兵回国了。这里的典源用了「墨翟之守」。《墨子》里记载:有一次,楚国要攻打宋国。当时有名的工匠鲁班特地为楚国造了一座云梯,做为攻城之用。墨子听了赶紧去找鲁班,跟他在楚王面前预演,要证明这座云梯没有用处,让楚王打消攻宋的念头。墨子用衣带圈起来当城池,用木板当武器,鲁班连用了九种方法进攻都没有成功,而墨子守御的方法还有余。这就是所谓的「墨翟之守」。鲁仲连便用这个故事来形容燕将的军队固守聊城,就如墨子守城一般,难以攻下。「成规」则见于《三国志.卷四四.蒋琬等传》。三国时,蜀汉国君刘备临终前将国家大事托付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而诸葛亮也不付所托,鞠躬尽瘁,死于军中。诸葛亮的去世原本可能会为蜀汉带来危机,所幸大臣蒋琬和费褘执政得宜,循着诸葛亮留下来的旧制做事,稳定了国家的情势。所以《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两人的传记之后说他们两人一个稳重有威,一个宽容博爱,「承诸葛之成规」,所以边境和平,社会安乐。后来分取这两个典源合用成「墨守成规」,用来指固守旧规不肯改变,形容行事保守。
因循守旧、故步自封。
推陈出新、独辟蹊径。
时代瞬息万变,一味墨守成规,终将被淘汰。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