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津有味】的解释、拼音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津津有味

拼音

jīn jīn yǒu wèi

怎么读

反义词

味同嚼蜡
津津有味

【津津有味】 成语典故解释

解释如下:↓


释义
形容兴味浓厚的样子。※语或本明.毛以遂〈曲律跋〉。后亦用「津津有味」形容食慾盎然或食物的美味。
典源
※明.毛以遂〈曲律跋〉(据明.王骥德《曲律》引)余不谙词法而酷好词致,犹忆弱冠之年,侍先君子山阴署中,获同王伯良先生研席。先生于谭(艺)1>之暇,每及词曲,津津乎有味其言之。余间举古传奇若杂剧中瑕瑜处相质,先生辄颐解首肯,谓可与言曲。先生于此道故本夙悟,加以精探逖揽,自宫调以至韵之平仄,声之阴阳,穷其元始,究厥指归,靡不析入三昧。

(1) 谭:谈论艺术。谭,同「谈」。,本为「执」之异体,疑当作「艺」。
典故说明
「津津有味」的「津津」,是形容丰厚、满溢的样子。「津津」是用来形容「精熟之气」满溢的样子。后来,「津津」则又有浓厚的意思。「津津有味」这个成语,较早则见于明代王骥德的着作《曲律》中毛以遂所作的跋。文中提到的王伯良即是王骥德,其字伯良,工于词曲,为明代闻名的戏曲理论家,所着《曲律》为古典戏剧理论的经典之作。他在书中有言:「诗不如词,词不如曲。」(《曲律.卷四.杂论下》)由此可见他对戏曲的喜爱,所以毛以遂描述他:「每及词曲,津津乎有味其言之。」也就是说他只要一谈到词、曲,绝对是充满兴味,滔滔不竭。后来「津津有味」这个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被用来形容创作或欣赏者兴味浓厚的样子。现在使用的语义更为广泛,也可用来描写食慾盎然的样子,或直接形容食物的美味。
书证
  • 01.明.毛以遂〈曲律跋〉:「先生于谭&01178_w
  • 01.jpg;(艺)之暇,每及词曲,津津乎有味其言之。」(源)
  • 02.《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八》:「玄玄子先把外丹养砂乾汞许多话头传了,再说到内丹采战,抽添转换,升提呼吸,要紧关头。甄监生听得津津有味。」
  • 03.《野叟曝言.第二回》:「未公听得颠头播脑,把酒都忘记。……连那船家,亦觉入耳会心,津津有味。」
  • 04.《文明小史.第一六回》:「贾家三兄弟同他儿子听了,都觉得津津有味。」
  • 05.《黄绣球.第四回》:「将自己与黄绣球怎样发心,……一直说到那日出门看会以后情形,张先生听来,觉得津津有味。」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形容兴味浓厚。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甄监生听得津津有味。文明小史˙第十六回:贾家三兄弟同他儿子听了,都觉得津津有味。

来源:成语词典

【津津有味】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津津有味】 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简编版

相关词语

俊味 俎味 井味 上味 仙味 备味 别味 人之将死恶闻酒肉之味 三月不知肉味 津田左右吉 闻韶忘味 津吏

热门词语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