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解释如下:↓
目录 |
沈佺期(656—714),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县)人,高宗上元二年举进士,为协律郎,后历任通事舍人、给事中、考功郎。流放后归,为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后升任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是继「初唐四杰」之后的闻名诗人,与宋之问齐名,号称沈宋,被誉为律诗的奠基人之一。
沈佺期为唐高宗和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以写应制诗而闻名的。他的《龙池篇》极负盛名,为唐玄宗享龙池乐章之三。但这些应制诗多为歌颂皇帝点缀升平之作。神龙初,在一次宫廷政变中,张易之兄弟被杀,沈佺期被牵连流放州崇山,后又迁台州录事参军。郑振铎先生曾评说:「沈宋之诗,至流徙后而尤工。佺期在州诸作,象《三日独坐州思忆游》、《州廨宅移住山间水亭》、《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答魑魅代书寄家人》诸篇,皆出之以五言排律,而于沉痛郁结之中,不失其流丽疏放之体。《答魑魅》一篇,长至十二韵以上,尤为当时罕有之作。」
原有文集十卷,现已亡佚。明人辑有《沈佺期集》。
沈佺期所做之作品多为歌舞昇平的应制诗,风格绮靡,陈宫体诗风。
初唐时期的沈佺期是一位伟大的诗律家兼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的他,两人确立了近体诗的格律,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贡献,堪称诗坛宗师。其在我语文学史上作出了很大贡献,近体诗是在沈全期手中定型的。 可以说,没有沈佺期,唐诗就无法其应有的高峰。沈佺期的诗作,有一部分是奉和应制之作,自述诗,山水诗,战争诗占足大部分。应制的作品,也不完全是内容空虚、格调低下的。一些描写人们对战争的厌倦,对亲人的思念的诗更值得我们一读。其诗句:「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白照流黄。」,情景交融,悲怆凄凉,深刻的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痛苦生活,成为千古不朽的名句。
(资料选自网络)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