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分析法】的解释、拼音
字典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笔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内容分析法
拼音
nèi róng fèn xī fǎ
怎么读
英语
Content Analysis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内容分析法】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客观、系统而且量化的方法,用来描述明显的沟通内容」。这种方法本是沟通研究中分析传播内容的主要方法,但因适于处理文件和档案资料,故也逐渐为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所采用。其与历史研究法类似,常须透过文献获得资料,不过历史研究法系以探讨较遥远的过去记录为主,而内容分析法则重在解释某特定时间某现象的状态,在某段期间内该现象的发展情形。
内容分析的程序,大致可以分成几个步骤:(1)确定目标;
(2)收集和选取分析资料(即文件和档案资料);
(3)界定分析的类别;
(4)决定分析的单位;
(5)确定陈列方式;
(6)进行分析等。这些步骤必须依序进行,不可遗漏。
内容分析法的优点,值得提出来约有下列几点:(1)研究对象如已无法接触(如死亡)时,舍内容分析法外,别无其他替代法。(2)内容分析经常采用较大的样本。(3)内容分析比大规模的调查,成本较低,且较省时。因为许多文献大多集中在图书馆、报馆资料室,均易查寻。(4)由于有的文献,如报纸的专栏,都由学有专精的人士所撰写,所以他的品质较邮寄问卷的品质为佳。(5)内容分析的文献大多早已完成,因此他不致对既有的内容、主题有所影响。
内容分析法虽有不少优点,但它仍有其限制:(1)文献资料可能是由不同的人,基于某种目的而为,难免会有夸张、随意编织,甚至夹杂个人偏见,仅记载作者认定是好的事件,不被认定好的事件便可能流失。(2)资料可能随时散轶,只有名人的资料保留下来,一般人写的信件或日记,即使价值很高,可能遭到破坏或贮存在不知处,难以取得。(3)文献提供的仅是语文的行为,非语文的行为则未提供直接的资料。(4)文献大都缺乏标准的格式可循,尤以个人的文献为然,因此欲比较各人所完成的文献时,研究者必感困难。(5)编码困难,以文字写成的文献因目标不同,内容或材料殊异,缺乏标准化,长度格式不一。此外,所有文献大多是以文字陈述,缺乏数字,量化颇为困难。
--作者:黄国彦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媒介的讯息作客观而有系统的量化及描述的研究方法。例如以报章杂志、书籍、信札、日记、自传、小说、歌词、笔记、备忘录或电视节目、广播内容等资料的内容来做客观的和系统性分析,可用来发现史料与当代资料中的相关事实。一种常用的资料是宣传标语,从其内容,我们可以比较两个候选人、两个政党或两个国家的政策,及看出时代的变迁。
内容分析法可以有系统地整理与综合纪录中明显与暗藏的内容。在目的上不只作叙述性的解说,也推论传播过程所发生的影响;在分析过程中,尤重内容中的各种语言特性。它特别适用于无法做直接观察的研究,例如研究敌国的政治动向。
内容分析法的量化方法是计算各种不同主题在报纸篇幅、收音机和电视播放时间中所占的比例,然后再做统计分析。虽然是一种量化分析的过程,但并不表示是纯粹的量的分析,只是从量的变化来推论质的变化,应该说是一种质量并重的研究方法。
此方法的优点如下:(1)省钱与使用简便,任何人都能分析资料的内容而不需特殊的装备与花费;
(2)如果做错了,可以重做分析而不必重做调查或实地研究,因此最适合研究过去的纪录;
(3)没有干扰性,因为研究人员对研究的事件毫无影响。
内容分析法也有缺点:(1)它只能应用于有纪录可查的事件;
(2)内容之意义因人而异,研究者对内容意义之解释,不一定与阅听人对此一内容之解释相同;
(3)所根据的资料未必可靠,影响结论的正确性。
--作者:陈雅文
来源:辞书
相关词语
互教法
俊法
借代法
倒句法
倒仓法
倒装法
像法
仪法
假设法
免役法
保马法
保险法
热门词语
壁牙的读音
水炮车的拼音
缪怎么读
疰组词
伙的多音字组词
排泄反义词
可憎同义词
直捣黄龙造句大全
崡的笔顺
词海
回页面顶部
下载
成语
典故
诗歌
词组
故事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