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一律】的解释、拼音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千篇一律

拼音

qiān piān yī lǜ

怎么读

近义词

一成不变

反义词

变化多端、千变万化、五花八门
千篇一律

【千篇一律】 成语典故解释

解释如下:↓


释义
「千篇一律」典源作「千篇一体」,指许多篇诗文都是相同的格式、体裁。语本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中.晋司空张华诗》。后用「千篇一律」形容事物的形式呆板而毫无变化。
典源
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中.晋司空张华诗》其源出于王粲1>。其体华艳,兴托不奇2>。巧用文字,务为妍冶3>。虽名高曩代4>,而疏亮之士5>,犹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6>。谢康乐7>云:「张公虽复千篇,犹一体耳。」

(1) 其源出于王粲:指张华的诗根源于王粲。
(2) 兴托不奇:意指内容平凡。兴托,即兴情寄意。
(3) 妍冶:指文字华美。冶,音|ㄝˇ。
(4) 曩代:前代。曩,音ㄋㄤˇ。
(5) 疏亮之士:通达有识之人。
(6) 风云气少:风云慷慨之气太少。
(7) 谢康乐:谢灵运(公元385~433),南朝宋文学家,谢玄之孙,小名客儿,时称谢客。袭封康乐公,又称谢康乐。少好学,工书画,文章之美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性好山水,肆意遨游,所至辄为题咏,以致其意。其诗开创山水写实派风格。初为太尉参军,后徙广州,有诗传世。
典故说明
「千篇一律」原作「千篇一体」。《诗品》一书,是南朝梁锺嵘所撰,品评古今五言诗,自汉、魏至梁朝,共一百零三人,论其优劣,分上、中、下三品。这一篇是在品评西晋时代张华的诗作,说明张华的诗风主要是模仿王粲,诗歌的形体讲究铺排对偶,词藻华美;即使内容平凡,但却用字斟酌,致力于华美的文字。虽然颇负盛名,然而一些有识之人,还是对于他诗作中儿女柔情太多,风云慷慨之气太少而感到遗憾。谢灵运也曾经说过,张华的诗即使有千篇之多,但其实都是同一种风格体式。后来「千篇一律」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事物的形式呆板而毫无变化。
书证
  • 01.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六.科场.会场搜检》:「至嘉靖末年,时文冗滥,千篇一律,记诵稍多。」
  • 02.明.袁宏道〈与陈正甫提学书〉:「庸谈陈诂,千篇一律,看之令人闷闷,未若审单口词之明白易省也。」
  • 03.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少年与元稹角靡逞博,意在警策痛快,晚更作知足语,千篇一律。诗道未成,慎勿轻看,最能易人心手。」
  • 04.《文明小史.第四六回》:「颜轶回的着作,有些地方千篇一律,什么『咄咄咄!咄咄咄!』」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形式或内容毫无变化。文明小史˙第四十六回:颜轶回的着作,有些地方千篇一律。

来源:成语词典

【千篇一律】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千篇一律】 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简编版

【千篇一律】 Wiki解释

解释如下:↓


原指很多文章的体裁都相同,引申用以形容没有新意的事物。


来源:教育Wiki

相关词语

倍比定律 倍律 候钟律 假对律 供求律 兀底律 充足理由律 刻白尔定律 下律 他律 位移定律 任地待役之律

热门词语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