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解释如下:↓
目录 |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生于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八零三年),卒于宣宗大中六年(公元八五二年),年五十岁。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士族。晚唐闻名诗人和古文家。曾任中书舍人(中书省别名紫微省),人称杜紫微。
杜牧在大中二年中进士,又举贤良方正科,颇有才华,诗文俱佳。杜牧乃宪宗的宰相杜佑之孙,为人不拘小节,永荡不羁,风流韵事极多。 晚唐大和七年(公元八三三年),因刚直疏野受到排挤的杜牧,应淮南节度使牛僧孺之聘,来到扬州为节度使掌书记。杜牧出身于唐朝显赫的官宦世家京兆杜氏,为西晋军事家杜预的十六世孙。杜牧虽然与杜甫同为杜预之后,但是支派相去甚远。杜甫是杜预子杜耽之后;杜牧则是杜预少子杜尹之后。杜牧祖父是唐朝闻名的宰相杜佑,他受到祖父的影响非常大。其父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杜牧比较自豪于自己的家世,他在《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中说:「我家公相家,剑佩尝丁当。」
扬州在唐代是一个极其繁华的城市,它不仅商业繁荣,倡楼酒馆之盛也仅次于京城长安。据晚唐人高彦休记载,那些倡楼每当傍晚就在楼上燃起绦纱灯,竟达万数,像繁星般遍布城内各处,而在那九里三十步长的主要街道上,则更是"珠翠填咽,邈若仙境".对治乱兴亡极其关心的杜牧,此时远离朝廷,心情之抑郁可想而知。加上他本就不拘小节,于是到扬州后就经常在夜晚偷偷地出入于秦楼楚馆作为消遣。出于对杜牧的爱惜重视,牛僧孺担心他出事,每当他出外都派遣三十名街卒化了装在暗中保护,杜牧却丝毫没有察觉,还自以为行踪隐秘,心里十分得意.两年后,杜牧被徵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牛僧孺在中堂设宴为他饯行。酒宴间,牛僧孺劝告他说 : "以你的气慨才学,今后必然平步青云,只是不要过于纵情声色,把身体弄垮了。"杜牧听了,为自己掩饰道:"我平时很注意约束自己,相公不必多虑。" 牛僧孺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命侍儿取出一只小箱.打开书箱,里头满满一箱都是街卒们的密报,上面写的都是"某天晚上,杜书记去某家倡楼,平安无事"之类的话。杜牧看了,这才知道牛僧孺一直派人暗中护随,自己的行迹他一清二楚,不由满面羞惭,向牛僧孺泣拜致谢,终身对他感激不已。后来他还作了一首"遣怀"诗,回忆自己在扬州所过的放浪形骸的生活 :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最擅长长篇五言古诗,他的长篇五言古诗气骨遒劲。杜牧自称作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他注重「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以激发人意」。杜牧也擅长七律,是晚唐时期最擅长七律的诗人之一。他的七律善用拗峭之笔,见之俊爽。作为古文家的杜牧,深受韩愈的古文影响,笔力健举,但不免强造文句,但是在晚唐时还是相当杰出的。他认为文章应当注重思想内容,文句词藻的华丽是次要的。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中晚唐之后,使人开始采用民间曲子填词,杜牧曾作《八六子》,是第一个采用民间曲子中长调的作词者,也是第一个作慢词的人。
晚唐的张为在《诗人主客图序》中将杜牧的诗归为「高古奥逸」类。杜牧诗文皆所擅长,在唐朝也不多见。洪亮吉称「有唐一代,诗文兼擅者,惟韩柳小杜三家。」杜牧除了诗作以外,也是一位书法家。清朝叶奕苞评论其书法:「牧之书潇洒流逸,深得六朝人风韵,宗伯云:『颜柳以后,若温飞卿,杜牧之,亦名家也。』」。目前唯一流传于世的杜牧手迹《张好好诗》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其诗英发俊爽,为文尤纵横奥衍,多切经世之务,在晚唐成就颇高,时人称其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
《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文都收录在《樊川文集》里。樊川是杜牧家族在长安南下杜樊乡的别墅旁的一条小河的名字,杜牧非常一生都非常喜欢这个地方,不仅自己的诗文集叫做《樊川文集》,他的号也是「樊川」。杜牧逝世前,整理自己的诗文,烧掉了大半。但是他生前诗文大多会抄录给外甥裴延翰,杜牧死后,裴延翰将其诗文450首编为20卷的《樊川文集》
《赤壁》折戟沈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翻译:
埋在沙里的折断了的戟,制戟的铁还未完全销蚀而变形。我拿起来洗刷端详,认得是三国时候遗留下来的武器。由此想起,假如那一场赤壁之战,要不是那东风帮助了周瑜,恐怕会败北,大小乔两人都被曹操掳去,收藏在铜雀台里,成为曹的姬妾。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