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解释如下:↓
目录 |
贾谊(前200年-前168年),西汉时期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西汉政论家、文学家。由于当过长沙王太傅,故世称贾太傅,贾生,贾长沙。【洛阳少年,才华洋溢】贾谊从小才学过人、精通诗书,18岁时就写得一手好文章,闻名郡里,被以爱才着称的河南郡守吴公赏识,招为弟子。后吴公上调,贾谊也被吴公推荐做了博士。在陈述秦灭亡的原因时,贾谊发表了闻名的《过秦论》,指出秦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震动满朝文武。【少年得志,锋芒毕露】贾谊21岁就当上了博士,深得汉文帝赏识,一年后又被提升为太中大夫,和许多悲剧性人物一样,锋芒毕露,难免引起某些人的嫉妒,埋下了隐患。另外,贾谊虽才高,但不懂人情世故,不知权衡轻重,从他人的利益出发,迫不及待的提出许多改革措施,贾谊设计了一整套汉代礼仪制度,以代替秦制。汉文帝打算擢升贾谊并采用他的方案,遭到官僚与王族阶层反对,只得作罢不考虑现实面。后来贾谊建议为了强化皇上的权利,让列侯离开京城,回到他们的封地去,结果得罪了列侯,招致后祸,并于公元前177年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人缘不佳,遭人诽谤 】前面说过,贾谊年纪轻轻就得皇帝赏识,招致小人的嫉妒,又大力提倡改革,局限在自己的观念中,做人处事不够圆融。结果上下左右均在文帝面前诽谤他,久而久之,文帝觉得他人缘不佳,便把他调出京。后虽重召回长安,但仍没有再重用。致使贾谊没能施展他的政治抱负。汉文帝堪称一代明君,却连他也无法重用贾谊,可见贾谊真是有连才能无法掩盖的缺点。【郁郁寡欢,英年早逝】贾谊被调离京后,深感委屈,慨叹人心险恶,哀伤自棹,一蹶不振。贾谊对贬谪不满,又听闻长沙气候潮湿多雨,以为自己会早死。他心情悲观失望长沙因为他和屈原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贾谊在长沙的故居也一直被保留下来,相传南北朝时还遗留他挖的井、他的石坐床和亲手栽种的柑树。到了宋代他的故居被改建成贾谊祠。明清时更在祠中增祀屈原,改为屈贾祠,至今仍是供人凭吊的古迹。 后来贾谊作了梁怀王刘揖的太傅,梁怀王不慎坠马身亡。贾谊本无责任,但他害怕文帝追究,又追悔自己疏忽,没尽太傅的责任。从此更加郁郁寡欢,哭泣不已。一年后竟伤感过度而死,时年33岁。
贾谊的思想可分三个大方面。一、是具体的施政主张,主要讲削藩、抚边、务本、铸钱,都为时事政治而发。二、是哲学思想。总体讲,贾谊是唯物主义哲学家,也具有一定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鵩鸟赋〉中,他承认万物是由天地、阴阳二气自然产生的,且认为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永远无休止。这就否定了人格神的存在,承认了万物都在运动变化的规律。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了,他早年写的〈六术〉、〈道德说〉中,在对「道」的解释上是有唯心成分的。三、是政治思想。这方面的内容特别值得强调,因为实际是贾谊在探索和回答如何使封建制度更加完善的根本问题。贾谊主张建立一个严格而又十分明确的等级制度,他比作是「天子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为了维护这个等级制度,贾谊更多的是强调德治教化、民为邦本,而最重要的是实行礼教。礼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通过礼教来明尊卑,别上下,「礼者,所以固国家,定社稷,使君无失其民者也。主主臣臣,礼之正也;威德在君,礼之分也;尊卑大小,强弱有位,礼之数也」。另一方面,礼就是爱人,就是施仁政,所谓「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之至也」。
贾子新书十卷,共五十六篇:
政论散文:《论治安策》、《过秦论》、《论积贮疏》辞赋:《吊屈原赋》、《鵩鸟赋》、《惜誓》、《旱云赋》、《虚赋》
司马迁在《史记》中作《屈原贾生列传》;《汉书》也有《贾谊传》。后来的文人对他的评价极多,唐代裴度〈寄李翱书〉:「贾谊之文,化成之文也,铺陈帝王之道,昭昭在目。」。作家柏杨在翻译《资治通监》曾写道:「治安策原文,已不可得。司马光在残篇中,摘录他认为重要的部份,连『六个长叹』,都不能完整。」
《资料取自于网络》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