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书】的解释、拼音
字典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笔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类书
拼音
lèi shū
怎么读
【类书】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一种老式辞典。系从各种书籍中采辑资料,然后按其性质内容分类编排,以便查寻资料用的工具书,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等。由于有些类书徵引许多现已佚失的古籍,故对于辑佚考证古籍有很大的帮助。也称为「分门书」。
来源:辞典修订版
【类书】 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如下:↓
从各种书籍中采辑资料,按其性质内容分类编排以便查寻的老式辞典。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等。
来源:辞典简编版
【类书】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凡「采辑群书,或以类分,或以字分,便寻检之用者,谓为类书。」
类书,在我国起源甚早,魏文帝时王象等编的〔皇览〕是中国第一部类书。南北朝时,有梁武帝敕徐勉撰〔华林遍略〕及北齐祖孝徵等撰〔修文殿御览〕。唐代之类书,据两唐志所载,有48部,然流传者不多,闻名的有〔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册府元龟〕、〔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玉海〕、〔古今源流至论〕、〔太平广记〕等。〔宋史艺文志〕着录的类书有307部,闻名的有〔太平御览〕。明代类书之规模及数量又超越了前朝,尤以明成祖敕撰之〔永乐大典〕,全书有22,877卷,内容包罗万象,是我国最大的类书,惜乎经多次兵火战乱,现存者不及原书2%。清代之类书亦颇可观,其中〔古今图书集成〕是仅次于〔永乐大典〕之类书,为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他如〔渊监类函〕、〔佩文韵府〕、〔骈字类编〕、〔子史精华〕、〔格致镜源〕等规模也可观。类书之总数,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所载有282种,据1935年(1935)邓嗣禹所编撰的〔燕京大学图书馆目录初编〕类书之部,收录历代类书及民国新修百科全书则达316部。
类书之编排方式,通常有以类分及以字分两种。以类分者又分为二:(1)兼收各类,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
(2)专收一类,如〔小名录〕、〔职官分记〕。以字分者可分为:(1)齐字尾之字,如〔韵海镜源〕、〔佩文韵府〕;
(2)齐字首之字,如〔骈字类编〕。
类书系摘自古籍,择要汇编,由于上自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是查寻历代典籍所载各种资料的重要工具书,举凡考核事典、稽查史事、寻检诗文、考索故事演化、辑佚古书和校传本之伪谬,都可利用类书。唯类书既以前代类书为基础而修纂,内容辗转迻录,加以成于众手,编纂匆促,讹误颇多自是在所难免,且引用古书,往往任意割裂原文,致失原貌,故使用类书时,最好能按其所注出处觅得原书覆查。
类书,有人称为是中国式百科全书,其实它和百科全书有别。两者的共同点是皆为无所不包之查寻工具书,不同的是类书系汇辑前人相关资料排比而成,所提供的是线索,用以查寻往昔旧知识;而百科全书系由各科专家对各种主题作有系统之阐述,资料新颖,便于查寻现代的新知识。
--作者:吕燕燕
来源:辞书
相关词语
俗书
倍书
券书
借书
偃波书
刀笔书
倪石陵书
刊书
判决书
判书
判署刑杀文书
保证书
热门词语
诃佛骂祖怎么读
伤心是什么意思
缪怎么读
伙组词
辝的多音字组词
乐极忘形反义词是什么
至交近义词
映现造句
叫的笔划数
词海
回页面顶部
下载
成语
典故
诗歌
词组
故事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