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的解释、拼音
字典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笔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本体论
拼音
běn tǐ lùn
怎么读
英语
Ontology
【本体论】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哲学的一部门。公元前四世纪由亚里斯多德首创。主要研究所有事物的共同点及此共同点所拥有的特性。也称为「形而上学」。
来源:辞典修订版
【本体论】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本体论是探讨实体之最高性质的学说或科学,是形上学(Metaphysics)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又称为存有的科学(the science of being),主要在探讨存有和存在(existence)的问题。
一般的科学研究对象均是存在的事物,如动物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的动物,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存在的物体,人类学研究的是存在的人类,这些科学的对象均是具体存在的事物,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则认为应有一门科学专门研究所有具体事物之外的存有本身(being qua being),探索存有之所以成为存有的特质。
在哲学史上,使本体论成为一独立学科的是德国哲学家吴尔夫(C. Wolff, 1679~1754),伍氏用同体逻辑和矛盾律认定本体而影响了康德。康德(I. Kant, 1724~1804)认为本体论是伪装的科学,因为是人类理性所不及,而又无从推论,故取消了本体论。在康德之后,除了教父哲学的哲学家外,使用本体论一词且探讨存有性质的是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M. Heidegger, 1889~1976)和分析哲学家奎因(W.V.O. Quine, 1908~)。海德格主要探讨在人类意识的状况下,存有的特质,存有与虚无(nothingness)的差异。奎因则主张运用语句分析的方法来探讨存有的基本特质。
在西方哲学的讨论中,有些哲学家将「本体论」及「形上学」视为同义词。从演变来说,从古代以至中世纪,着重本体论的探讨,假定存有即是犹如所知的状况。近代哲学之怀疑论和实证论认为物之自存应是真实的存在,与物和人的关系应截然画分,故以可感的存在为主,视本体论为伪装的科学。最后为批评论者,主张考验性质、可能性、和知识的效度,然后再探讨所知。于是本体论不复为一种普通的存在理论,失去已有的特殊形式,而成为已知及知的历程的理论。
--作者:但昭伟
来源:辞书
相关词语
本土化
丐论
似顺论
俗论
倍论
伦理正名论
俱舍论
仇国论
侈论
具论
全唐声律论
剧论
热门词语
枇杷是什么意思
不争得是什么意思
趸怎么读
贿的组词是什么
傮的多音字拼音查询
迫不得已反义词是什么
交错近义词是什么
千夫造句
沘字怎么写
词海
回页面顶部
下载
成语
典故
诗歌
词组
故事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