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约性】的解释、拼音
字典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笔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规约性
拼音
guī yuē xìng
怎么读
英语
Prescriptivity, Normativeness
【规约性】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规约性」或称规范性(normativeness),指一项规范之所以应遵守之依据。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面临「应该」、「必须」的语句或情境,此时即显现出约束行为应有的表现。
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在建构其道德哲学时,所推论出的第一项行动原则即是一项具有规约性的命题,即是依据你认同其为一项普遍法则。康德的此项原则,使一项格律在成为可普遍化后,即同时具有规约性。因为这项格律本身已经不仅是个人行动准则,还是人们所应当普遍遵守的。故康德的「应当」二字,同时显示出要求或规范的意味。
近代的学者黑尔(R.M. Hare)沿续康德这项可普遍化原则,对日常生活中的语句加以分析;而将语言的性质分为具有描述性及规约性二者。道德语句除了具有描述性意义外,更具有规约性,如说一件事是好事或坏事,或一个人做对或做错时,除了描述外,更带有称许、赞赏或责备的功能,即对人的行为造成某些规范作用。一项描述性的命题其内涵可能会随时间或情境之不同而改变,但所具有规约性的内涵并不曾因此而改变,而是仍具有称许或应当的意义。也由于具有规约性,同时进一步具有教训的作用,亦即具有普遍性。黑尔以债权人及债务人之关系为例说明其推论之过程:如甲欠乙钱,而乙又欠丙钱,且法律上允许债权人能将债务人囚禁,则当乙思考在道德上能否将甲囚禁时,则此时命题由「乙把甲关起来」变为「乙应将甲关起来」,而当乙将之推到普遍化的情境时,即变为「任何债权人均应将债务人囚禁」的规约命题。但乙同时亦是丙的债务人,所以亦能产生「丙应将乙囚禁」的命题,但这类结果,乙并不愿接受,所以乙的起点命题在道德上是无法成立的。黑尔这类推论的方式,实际上无法解决规约性原则所带来的问题,如一个纳粹狂热分子,即使在假设他自身是犹太人,并要他设想杀害犹太人的行为是否能普遍化,以便考量是否有规约性时,他仍会坚持杀害犹太人的行动是应当普遍化的。另有学者则认为这类「应当」命题之所以具有规约性,乃是来自人类将法律上法条的误用所致。犯罪者之所以受罚是因其行为违犯了法律条文或判例,因此使得人误以为在道德上「应当」的判断产生时,亦隐着某些如法律一般应被普遍遵守的条文。由此类角度检视在教育活动中具有规约性的道德命题,甚或班规、校规等,其约束作用之产生当不仅止于可普遍化的行动原则,而更当由其规约之产生根源加以探讨。规约性本身应当具有互为主体的性质,亦即一项规约是由主体之间经适当的程序原则、充分的讨论而产生,如班规的产生,应当是教师与学生间基于相互协商及体谅,经由充分讨论而呈现,或者即使结论是无须班规,但如何在此前提下进行教室的活动,也可由师生间的对话而产生。故任何单一认定的实践原则,其所具有的规约性之合理化基础,是值得商榷的。
--作者:朱启华
来源:辞书
相关词语
俗性
倚赖性
个性
偏态性
修性
修真养性
供给弹性
全性
全国性
偶性
任性
佛性
热门词语
流金的读音
依草附叶的意思是什么
馗怎么读
班能组什么词
涣的多音字有哪些组词
东窗事发反义词
特异近义词
腐化怎么造句
溺的笔画
词海
回页面顶部
下载
成语
典故
诗歌
词组
故事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