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解释如下:↓
王献之(344年-386年)是东晋书法家、诗人,字子敬,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为与后世书法家王珉区分,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
行书:o 鸭头丸帖 (绢本行草书,唐摹本,藏于上海博物馆)o 东山松帖 (纸本行草书,摹本)o 廿九日帖 (唐双勾摹拓,硬黄纸本。行楷书)o 鹅群帖 (宋临本行草书。刻入《淳化阁帖》)草书:o 中秋帖 (称为一笔书之祖,宋临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o 淳化阁帖 (拓本,卷九、卷十为王献之画,二卷计六十三帖)? 转胜帖? 消息帖? 集聚帖? 玄度时往来贴? 先夜贴? 适奉贴o 新妇地黄汤帖 (唐摹纸本,日本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藏)楷书:o 洛神赋十三行
资料来源:网络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