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简编版
解释如下:↓
每个人都有过舌头打结得经验。如果你专心注意听自己今天说过的话,我敢打赌你一定会发现自己重复某些用词。事实上,「口吃」在日常交谈中是相当正常的现象。我们能说话是靠嘴巴、声带以及大脑三者之间相互协调,当其中一方动作较快时,我们就会出现口吃的情形。
儿童学习说话时,很自然地会经历一个重复说话的阶段,例如「妈妈,妈妈,你看,你看,你看那个东西!」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口吃,通常这是在二至五岁的阶段会发生的行为。即使孩子没有口吃的问题,也可能会有这种现象,有时会持续几天,有时几个月,甚至几年。如何区分是成长阶段的一般日常性口吃,还是真正的口吃,关键在于孩子口吃的频率与方式。
目录 |
口吃是指说话时不流畅。虽然在学龄前阶段要诊断与区分一般日常性口吃与真正的口吃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语言治疗师还是能根据某些特徵做判断。
口吃通常是渐进式的,大约在孩子五岁左右时开始明显。有时要确定孩童是否真有口吃的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长时间观察口吃问题是变轻微了,还是更严重。要诊断口吃,治疗师要在不同的说话情境中观察孩子,详细记录他口吃的频率,以及是否表现出受挫的行为:如跺脚、握紧拳头、做鬼脸的动作。我们常同时采用正式的测验与非正式的方法来诊断与评量口吃的程度。
有口吃问题的孩童可能会有以下行为:
1. 重复字的首音。
2. 重复部分的子音。
3. 拉长字的首音。
4. 虽然已准备好要说话,开口前会犹豫。
5. 开口说话时,常卡在要讲的第一个字。
6. 一旦卡住的字脱口而出,会急着想把剩下的话说完。
7. 想要说话时,张开了嘴巴却发不出声音。
8. 无法顺利说话时,会不自觉做鬼脸。
9. 用跺脚或握紧拳头来表达挫折感。
中文关键字:口吃
英文关键字: Stammer
薛海˙薛映着。儿童语言发展迟缓问题, 2000年,页106-114,远流出版公司。
来源:教育Wiki
解释如下:↓
来源: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