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星戴月】的解释、拼音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披星戴月

拼音

pī xīng dài yuè

怎么读

近义词

栉风沐雨﹑早作夜息

反义词

玩岁愒时
披星戴月

【披星戴月】 成语典故解释

解释如下:↓


释义
「披星戴月」之「戴」,典源作「带」。形容早出晚归、连夜赶路或工作备极劳累。语本唐.吕岩〈七言〉诗其四四。
典源
唐.吕岩〈七言〉诗其四四(据《全唐诗.卷八五七.吕岩》引)向身方始出埃尘,造化功夫只在人。早使亢龙抛地网,岂知白虎出天真。绵绵有路谁留我,默默忘言自合神。击剑夜深归甚处,披星带月折麒麟1>。

(1) 麒麟:一种传说中罕见的神兽。形似鹿,但体积较大;具牛尾、马蹄,头上有独角。背上有五彩毛纹,腹部有黄色毛。
典故说明
「披星戴月」原作「披星带月」。吕岩,公元798~?,亦名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唐朝时人,道教全真道派奉其为纯阳祖师,故世称吕祖。其理论以慈悲度世为成道的路径,改剑术为断除贪嗔、爱欲和烦恼的智慧,对北宋道教的发展,有其一定的影响。在一首〈七言〉诗中,显露出他淡泊名利、抛开世俗的人生。他认为命运的造化作为在于本身,相较于那些追求富贵名利的人,自己所选择的这条路,显得格外的孤独。但是尽管路途遥远而孤单,也只有默默地继续走下去,不辞劳苦地成就自己的人生。这首诗中有「披星带月」一语,后来「披星戴月」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早出晚归或连夜赶路而备极劳累;亦比喻辛勤劳顿。
书证
  • 01.明.陆采《怀香记.第三七出》:「只俺这一路上披星戴月经劳碌,过高山,历险谷,挨得到京城内消停。」
  • 02.《四游记.东游记.第一回》:「于是束装长往,披星戴月,宿水餐风,一路玩景适情。」
  • 03.《喻世明言.卷一八.杨八老越国奇逢》:「餐风宿水多劳役,披星戴月时奔忙。」
  • 04.《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披星戴月,谓早夜之奔驰。」
  • 05.《飞龙全传.第二五回》:「有分叫:役鬼驱神,再睹明良来护卫;披星戴月,重逢手足话晨昏。」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形容早出晚归,旅途劳累。幼学琼林˙卷二˙天文类:披星戴月,谓早夜之奔驰。亦作披星带月?带月披星?戴月披星。

来源:成语词典

【披星戴月】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披星戴月】 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简编版

相关词语

丑月 且月 值月 停云落月 偃月 兔月 修月 全月 代月 出月 剧月 上月

热门词语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