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藏】的解释、拼音
字典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笔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吉藏
拼音
jí zàng
怎么读
【吉藏】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人名。隋、唐高僧(549~623)。中国佛教三论宗的创始人。先世是西域安息人,后移居交广(今越南、广西),又迁居金陵。七岁时从法朗出家,十九岁开始为大众复述,即受称誉。陈末天下大乱,吉藏和一些同学前往各寺,收集佛教文疏,所以他涉猎的典籍非常广泛。隋朝统一后,移住会稽(今浙江绍兴)秦望山嘉祥寺,弘传佛法,从他学法者多达千余人,世称「嘉祥大师」。后受隋炀帝之请,住长安日严寺,完成三论注疏。唐初,高祖在长安设立十大德统领僧众,吉藏也名列其中。晚年住延兴寺,武德六年圆寂。着有《三论玄义》一卷、《中观论疏》十卷、《百论疏》三卷、《法华经玄论》十卷等传世。
来源:辞典修订版
【吉藏】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吉藏(549~623)隋唐僧人,生于梁武帝太清三年,卒于唐高祖武德六年,佛教三论宗(亦称法性宗)的创始人。俗姓安,安息(今伊朗一带)人,先世因避仇家移居南海(今广州)后迁金陵(今南京),吉藏即生于此处。吉藏家历代虔奉佛法,其父后亦出家,法名道谅;谅常带年幼的吉藏至金陵兴皇寺听法朗法师讲述佛经,随闻即能领解,七岁那年,依法朗出家,学经论,十四岁时受学〔百论〕,十九岁开始禀师命覆述经义,精辩无碍,美誉渐扬。
吉藏学问赅博,陈末隋兵进攻,社会混乱期间,吉藏与其他僧生收集佛教文疏,藏于间堂,战事停止后加以整理。隋平定江浙后,吉藏移住会稽(今浙江绍兴)嘉祥寺弘法,前后约十五年之久,世称「嘉祥大师」。隋炀帝时,召其至京师(今陕西西安)日严寺,讲授三论八不中道(即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阐扬「诸法性空」妙理,道俗自四方云集而至,盛况空前。时有沙门僧粲,自号为三国(齐、陈、周)论师,雄辩罕匹,闻吉藏高名,颇不以为然,乃前来问难;二人往复凡四十余回,吉藏获胜,此后吉藏美名远播。唐武德元年(618),高祖亲自召见并向其问道;次年入选十大德之一,命其管理佛教事务。吉藏在长安讲经不辍,畅论中道妙谛,并先后任实际、定水、延兴诸寺住持;三论教义从此扬名长安佛学界。
唐高祖武德六年(623)五月某日,师自知将终,作〔死不怖论〕,落笔而卒;其辞曰:「夫含生负气,无不变生而畏死,实则,吾人若细心体究,则有未然。因死由生来,宜先畏生,我若不生,何由有死。见其初生,即知终死,是故只宜泣生,不应怖死。」时值炎暑,吉藏跏趺坐化,遗体无丝毫异味,不曾散坏;弟子慧朗等奉遗骨葬于终南山至相寺北岩。
吉藏学说,一生有三变:最初家承他的本师法朗,深究三论(即中论、十二门论、百论)和〔涅盘经〕;继而从天台大师智顗弟子灌顶学天台宗教义,摄取〔法华玄义〕;最后倾全力于三论的研究,作〔三论玄义〕,树立自己的宗要,不但继承印度龙树、提婆缘起性空思想,并倡中道实相论,集三论教义之大成,奠定三论宗的创教基础。
吉藏一生着述四十余种,现存有二十六部,如〔中观论疏〕、〔十二门论疏〕、〔三论玄义〕、〔百论疏〕、〔大乘玄论〕等,这些着述陆续传入朝鲜、日本;吉藏的高丽籍弟子慧灌,后来并在日本创立日本佛教的第一个宗派一三论宗。
--作者:郑郁卿
来源:辞书
相关词语
吉祥物
乞藏
保纳舍藏
保藏
储藏
充填鑛藏
函藏
下藏
倾府藏
伏生壁藏
伏藏
备藏
热门词语
清德宗的拼音
十拿十稳的解释
翊怎么读
饭有哪些组词
鉵的多音字怎么读
应聘反义词
后来居上近义词
睡眼惺忪造句
兆的笔顺
词海
回页面顶部
下载
成语
典故
诗歌
词组
故事
Tip:SCCG